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体育专业

健康养生 2025-04-08 09:41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Bridge”助残志愿服务队在志愿服务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和独特的模式。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该服务队以价值导向、素质提升和精神塑造等功能,积极推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该服务队以“专家”、“专业”、“专心”为立足点,努力打造志愿服务新模式。服务队得到了专家的指导,如亚洲残疾人体育协会副主席梅雪雄教授和福建省残疾人体育研究中心秘书长吴燕丹教授的长期引领,使服务队在精准分析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残障人士大型赛事、日常健身指导等志愿服务。这些活动不仅改善了残疾人群体的身心健康,也帮助他们实现社会融合和共享体育运动。

在服务队的推动下,志愿服务逐渐实现了提质增效。通过强调“服务规范”,建立了长效机制,服务队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和残疾人的需求,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了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服务队还注重骨干力量的培养,并通过首创的“特殊人群体育服务与管理”本科课程,使学生们在实践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并增强社会责任感。

服务队坚持“量身定制”的理念,培育出具有实效的助残项目。从自身专业出发,针对残疾人群体量身定制了“居家健身操”“轮椅八段锦”等项目。过去十年,服务队坚持每周到东湖大院为肢体残疾人教授健身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成果已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认可并推广。

在“特奥融合”方面,福建师范大学是首批入选特奥融合学校计划的学校之一。服务队核心骨干多年来专注于该计划,为国际特奥东亚区的大型赛事或融合活动提供策划和组织工作。凭借其在特殊奥林匹克融合学校计划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服务队被聘为东亚区特奥融合学校计划技术指导团队,将服务成果推广至全国多个省市的特教学校和普通学校。

该服务队的专心服务也显著提升了志愿服务的育人成效。成立至今,已招募志愿者超过七千人次,参与各类大型赛会和社区服务,与多家助残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项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多次在全国志愿服务项目中获得银奖。

“Bridge”助残志愿服务队以其专家指导、专业服务、专心育人的特点,成为了福建师范大学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实践育人的新典范,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光明网主办的那场盛大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暨最美全民健身志愿者征集”盛事中,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Bridge”服务队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十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活动”的殊荣。他们的助残项目也获得了中残联的阳光助残示范项目的认可,可谓双喜临门。

这支服务队的育人效果尤为显著。通过长期且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实践,志愿者们不仅在思想素质上有所提升,而且在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展现出卓越的能力。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各方面成绩喜人。

志愿氛围空前浓厚。受到“Bridge”服务队品牌效应的影响,学院的全体本科生都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注册成为青年志愿者,参与各类志愿活动的热情高涨。除了助残服务,学院平均每年有千人次参与各类志愿活动,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榜样人物不断涌现。在助残服务的磨砺下,服务队中涌现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福建师范大学首届道德模范”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典型。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近年来,历届服务队的队长都荣获国家奖学金,队伍中的核心骨干考研和保研率也相当高。本科生团队还获得省级创新创业立项,并圆满完成,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Bridge”服务队十年的助残工作,充分展示了青年学生用所学知识改善和提高残疾人身心健康的决心和能力。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为他人乐于奉献,展现了高尚情操。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他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发挥专业优势,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扶残助残的社会新风尚。他们立志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自强自立、融入社会,为谱写更加绚丽的实践育人新篇章而不断努力。

流产网在此向大家分享这篇报道,希望对大家了解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志愿服务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也期待更多的青年能够参与到这样的志愿服务中来,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