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校长是谁,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
孙玉清校长与大连海事大学:卓越贡献与一流海事大学的建设之路
大连海事大学,一所具有鲜明航海特色的高等学府,始终坚守在海洋运输工程领域作出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下,大连海事大学的毕业生在全球航运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障着全球航运的平稳畅通。
大连海事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素有“航海家的摇篮”之称。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部航海表、第一台自行设计的自动操舵机等多项重要科技成果,为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连海事大学如何高质量发展,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海事大学的目标?孙玉清校长的理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孙玉清校长表示,大连海事大学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积极响应国家的需求,发挥在海洋运输工程领域的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双一流”建设的推动下,大连海事大学正奋力建设世界一流海事大学和海上交通运输类一流学科专业。
建设世界一流海事大学,需要推动交通发展,弘扬航海文化,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海事拔尖人才。孙玉清校长表示,大连海事大学将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行业特色,紧扣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和关键共性问题,有规律、有重点、有组织地建设一流学科专业。大连海事大学将自觉融入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战略需求,把住“三大核心”,包括立德树人、科技创新、国际海事舞台的中国方案。
在孙玉清校长的领导下,大连海事大学将行业未来需要的人才作为培养方向,努力为行业提供人才支撑。学校在新一代海上通信、自主航行船舶、船舶污染防控、海底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解决了一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学校全面支持我国参与国际海事组织(IMO)相关工作,为我国在国际海事舞台上的走近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连海事大学在孙玉清校长的引领下,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建设世界一流海事大学贡献力量。学校将始终坚守行业特色,积极回应时代需求,为国家的航运事业和海洋强国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大连海事大学:世界海事领域的独特存在
作为曾经担任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轮值主席单位的佼佼者,大连海事大学在海洋运输工程领域的学科建设水平一直稳居全球前列,海事教育领域的领导地位愈发凸显。这所被誉为“世界海事领域独一无二的大学”的学校,以其卓越的实践“四为”方针和“四个面向”的行动,展示了其独特的价值和影响力。
大连海事大学的存在意义,远超过一所普通的高等学府。孙玉清校长认为,一所行业特色大学的最大价值在于为某一行业、某一领域做出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大连海事大学正是以其在交通海事领域的卓越表现,让行业、国家乃至世界都对其赞不绝口。
在回应时代需求方面,大连海事大学始终走在前列。70%以上的科研项目和国家级奖项集中在交通与海事领域,这意味着学校在不断地为该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力量。不仅如此,该校的毕业生中有80%直接服务于交通领域,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特别是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大连海事大学更是成为首个试点高校,规划了六大试点方向,致力于解决行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实现产业链和优势学科的无缝对接。
大连海事大学不仅关注国内的发展,更积极参与全球海事治理。学校的校训“学汇百川 德济四海”体现了其经邦济世、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志向。早在2007年,学校就在斯里兰卡建立了海外校区,实现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输出。如今,大连海事大学沿着“一带一路”建立了一系列的海外校区和办事处,为全球海事教育合作贡献了力量。学校开发的IMO示范课程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空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大连海事大学一直在新的路径。孙玉清校长提出的构建服务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的学术共同体理念,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个共同体的构建不仅基于全海洋和全交通的基础,还注重发展建设学科生态群落,并强调行业政产学研用一体协同创新。这一理念有助于优化配置创新要素,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在立德树人方面,大连海事大学始终坚持“家国情怀、专业素养、价值增加、全球视野”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学识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努力塑造新时代的航海家。
大连海事大学以其卓越的表现和独特的价值,成为了世界海事领域的独特存在。无论是为行业、国家还是全球的贡献,都展现了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自1963年起,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学校实行半军事管理制度,历经58年的沉淀与积累,我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育人模式“铸形、铸德、铸魂”。这一模式犹如铸剑工艺,锻造出航海类专业学生过硬的军政素质、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严明的纪律意识。这不仅是技能的培养,更是对他们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我们的学校从创立之初就肩负“挽救航权、振兴国运”的历史使命,始终秉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价值坚守。这种家国情怀如同薪火相传,历经岁月洗礼,愈发熠熠生辉。我们构建起“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形成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人思政、思政人人”的特色工作体系。
在这里,有一批优秀的老师,他们用爱与责任引导学生,如同引导船只穿越风浪,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的研究生支教团已经坚守了22年,共有217名志愿者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实际行动力行爱国之情。
我们始终认为,行业的未来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们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设置航运金融、人工智能等专业,以适应海事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按照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思路,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突出未来航运事业发展需求。在这个学院内,我们实施本硕贯通培养机制,实行导师制等创新培养模式,努力构建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的创新示范区。
我们的毕业生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亚丁湾护航任务中,国家派出的商船船长中有13名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他们不仅在航行中展现出高超的技能,更在保卫国家海洋权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绩不仅彰显了我们的教育质量,更体现了我们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感。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持续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信念,不断进取,我们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做出更大的贡献。流产网虽为小小的服务平台,但愿以上内容能为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