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一中2017高考成绩,平遥一中2020录取分数线
高考,是每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是立脚之根基,更是培育尖子人才的摇篮。在这里,每一场考试都承载了无数家庭的期望和梦想。在我校的历史上,高考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在文革前,我校便以高考质量之高而声名远扬全省。回想起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的是那场全省高考大比武的誓师会。那时,我还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但我们全校师生共同见证了那振奋人心的时刻,更见证了那副深入人心的对联:“卧薪尝胆誓夺全省冠军,发愤图强赶超康杰中学”。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我们的教师依然坚守岗位,尤其是那些负责高三主科教学的老师们,每晚的辛勤付出更是令人感动。那一年,我们取得了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全校欢庆,也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
恢复高考后,学校对高考的重视程度更甚。我在教育局工作期间,有幸见证了学校的努力与决心。教导主任吕旭光老师是我高中三年的班主任,他积极鼓励我回到学校为高三学生分享学习经验,那时的氛围热烈而充满激情。
我在平中的二十多年里,可以说主要是与高考相伴。从调入平中任团委书记开始,到后来的教学副校长、教研室主任等职位的变迁,我一直与高考紧密相连。这段经历中,不乏令人振奋的时刻。如郭晓江和杨今强在高考中的优异成绩,为我校赢得了荣誉。
王树绿校长在1993年提出的改革方案,实行年级组管理,这一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我们学校在当年高考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不乏全省文科榜眼贾晓亮等优秀学子。这样的成绩不仅令全校师生感到骄傲,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在王树禄校长退休后,新班子的上任更是注入了新的活力。全校中层以上领导的团结协作、精明强干使得学校在高考中屡创佳绩。我们也得到了当地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扬名城优势,建教育强县”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这一时期,我校的高考成绩更是达到了巅峰,连续两年的应届生达线率均位居晋中第一。这样的成绩不仅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更让全校师生为之自豪。群众自发到学校庆祝、贴对联、唱戏等热闹场面历历在目。不仅如此,县长带领五大班子全体成员到校祝贺的场景更是令人难以忘怀。这也吸引了省领导的关注和支持。王昕副省长对平遥中学的高考成绩大加赞赏并汇报给省委书记和省长这也使得平遥中学成为全省瞩目的焦点之一。省委、省在平遥召开教育改革现场会这无疑是平遥中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让全体平遥人感到自豪和骄傲这次会议让我们收获了许多赞誉和肯定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同行和领导的关注和参观访问他们纷纷表示佩服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大批学子成功考上大学的事实这就是我们最有说服力的成绩展示我们的实力和决心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高考这一重要平台我们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子还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和社会认可更重要的是通过高考这一历程我们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共同书写了学校的历史和未来这一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将继续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自那一刻起,我校在全省教育界名声大噪,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1997年,我校的应往届学生中,竟然有504人达到录取线,其中应届生更是高达209人,达线率达到了惊人的74.46%。这一成绩相较于上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令人瞩目。其中,更是出了一位文科翘楚赵步魁。这一辉煌成就,以对联的形式被传颂:应届达线209七五比率加榜眼,全校突破五百关三年三晋三连冠。
那年,我在晋中高中教育工作会上作为典型代表介绍了我们的成功经验。杜拉柱专员还特别指示,让我和昔阳中学的陈庚棠在全区各县进行半个月的经验巡回介绍。
1998年,我校的成绩更上一层楼。达线人数达到了452人,其中应届生212人。理科600分以上者有30人,文科560分以上者亦有6人。更令人欣喜的是,有11名学生被北大、清华、人大、中科大四所顶尖学府录取。这些学生的足迹遍布全国25个省市,涉及大中城市62个。每当提及此,老师们都自豪地说:“桃李满天下。”
那年冬天,太原市教委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派出六人专家组到我校平中进行深入考察。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希望详细了解“把每一个学生都送入大学”的秘诀。我为此整整介绍了一天。不久后,太原教委领导带领太原市所有的省、市重点中学校长和教导主任来到我校,希望我能传授这一成功的经验。他们在回到太原后,并没有立即解散,而是在宾馆内集中讨论平中的经验。最终,这次经验分享在太原市校长会上得到了传达,太原晚报也分数次登载了他们整理的平中经验。
这一切的辉煌,既是我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教育理念的胜利。我们深知,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铺设道路,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的努力,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希望我校的经验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继续、创新,为更多的学生创造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