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国家二级运动员证
教育部于9月24日召开了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工作视频会议,同时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两个《意见》的核心目标是纠正“重专业轻文化”的偏向,通过提高此类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来全面改革和提升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的考试招生工作。
我们关注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近年来,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状况却与其他专业存在差距。由于艺术类专业对文化成绩的要求较低,使得一些考生和家长将其视为“升学捷径”,功利性地报考。针对这一问题,《艺术类考试招生意见》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
1. 大力推进艺术专业分类考试,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不断提升省级统考水平和质量,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考全覆盖。
2. 严格控制校考的高校及专业范围,以及现场考试规模。从2024年起,校考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
3. 针对个别高校招生录取中的“暗箱操作”等极端事件,建立健全考评人员遴选机制,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并加强对违规人员的处罚。
4. 提高文化成绩要求,分类划定、逐步提高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建立破格录取机制。
再来看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之前,符合条件的高水平运动员能以较低的分数进入高水平大学,使得部分考生和家长产生投机心态。新的《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意见》提出了以下改革方案:
1. 从2024年起,报考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必须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这一要求更加严格。
2. 对于单独举办高水平运动队招考测试的高校,由于报考人数增加带来的压力,意见提出了优化和调整的测试内容和方式。
3. 加强对高水平运动队考试的监管,严厉打击作弊行为。
这次改革旨在提高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生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公平,同时也对高校的招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工作从2021年启动,预计在2024年完成。这不仅是对现有考试制度的改进,更是对素质教育的一次。自2027年起,对于想要报考高水平运动队的学子,其资格要求将迎来重大改革。想要踏入这一领域的门槛,不仅需要符合生源省份的高考报名条件,还必须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的技术等级称号。并且,在最近三年的全国性比赛中,你必须展现出卓越的实力,获得前八名的佳绩才有资格报考。这一改革无疑是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我国对于体育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力度的加强。
据了解,《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意见》明确了考试评价方式,采取“文化考试+专业测试”双轨并行的模式。这一模式旨在确保高水平运动队的选拔既注重文化素养,也不忽视专业体育技能。
从2024年开始,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们将面临更为统一的考试标准。文化考试成绩将全部采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这无疑为所有考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技平台。专业测试也将全面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高校不再自主举办相关考试。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那些想要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考生的高考成绩必须达到生源省份的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而其他高校也对考生的高考成绩提出了明确要求,即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这一举措旨在确保高水平运动队的学子们在文化课程上也能达到一定的标准。
《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意见》还强调高校要严格新生入学复查。对于体育专项复测不合格、入学前后成绩差异显著的考生,高校将进行深入调查,以确保招生的公正与公平。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鹏报道)这是一个对于高水平运动队选拔的重大改革,旨在选拔出真正具备潜力的体育人才。在此,我们也期待这一改革能为我国的体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
本文由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鹏撰写,责任编辑张永群,编辑张雪瑜和孙岱参与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欢迎各位读者对此进行评论和讨论,共同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