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渔歌「东海渔歌教案」
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位于惠东县稔平半岛最南端的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是一个拥有约2万常住人口、海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1.7公里的地区。这里三面环海,陆地面积24平方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使其成为惠东滨海旅游的重要一隅。走进港口,映入眼帘的是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建设和热火朝天的产业发展景象。
一直以来,港口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的“乡村振兴”部署要求,以党建为统领,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人才振兴积蓄动力,产业发展释放潜力,风貌提升增添活力,人居环境换新颜。这里,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答卷越来越精彩。
一、抓党建引领,定好乡村振兴“总基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建引领。港口依托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单位,注重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培养富有战斗力的队伍,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基层党建效能显著,港口跑出了“加速度”。
二、抓头雁领航,奏响人才振兴“交响曲”
港口着眼振兴发展需要,选出讲政治、有能力、善攻坚的优秀村干部和过硬班子。深化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选出52名两委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大幅提升。持续推进镇村干部建档立卡和“大储备”工作,选出更多的年轻干部作为村级“头雁”。他们就像一群领头雁,带领村民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
三、抓本地资源,唱响特色产业“致富曲”
作为惠东滨海旅游的重要部分,港口有着优美的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全靠第三产业,旅游观光业是主要拉动力量。港口有着浑然天成的风光,右侧海湾波涛汹涌,左侧海湾风平浪静,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港口的本土文化也十分丰富,各行政村都有不同的特征元素,具备打造“一村一品”的条件。近几年来,各村(社区)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打造特色亮点,以东海村为例,大项目的落户建成带动周边村小组旅游餐饮服务行业的飞速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就业和创收。
四、抓风貌提升,谱写美丽乡镇“和谐曲”
港口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国债项目,大力推动生态振兴,让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目前,该区污水管网设施工程项目已经开始建设,生活污水治理率将显著提高。沙咀尾堤碧道建设工程也被列入水利计划,持续推进乡村生态修复治理,建设健康稳定和谐的生态系统。
在党建的引领下,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这里不仅是美丽的旅游胜地,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地。在聚焦“一路两核三湾”提升工程的背景下,港口正全力塑造“双湾入画卷,环海串绿廊”的景观风貌。这里不仅是物流的枢纽,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个滨海特色旅游风情小镇,感受港口的新变化。X213县道及周边市政道路的升级改造、东线慢行系统的建设及景观风貌的提升等工程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港口正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风貌,为居民和游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特色旅游风情环境。
这里是一幅乡村振兴的“幸福曲”。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是港口走向振兴的第一步。为了彰显田园乡村特色,港口采取切实措施,打好“组合拳”,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合工作机制。村干部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为乡村的美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干部们的示范带动下,村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共同参与到各项工作中,共建美丽家园。
从2021年以来的数据可以看出,港口的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村庄清洁行动、春夏秋战役等活动,港口共清理了村巷道乱堆乱放、房前屋后垃圾等,拆除了破旧泥砖房、旧危房、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等,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建设“四小园”34处,打造各具特色的“微景点”,让各村居面貌焕然一新。
除了人居环境整治,港口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2012至2021年,港口累计接待游客约700万人(次),收入达101.62亿元。2021年,港口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亿元,同比增长10.4%,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这个美丽的滨海小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未来,港口将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让这片土地更加美丽宜居,成为游客们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期待港口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出更多的辉煌成绩,为游客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愉悦。流产网祝愿大家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