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研究生报录比,上海大学研究生报录比
面对考研竞争的日益激烈,选择学校和专业成为了备考的重中之重。今天,研新生为考生们带来上海大学新传考研情况,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抉择。
一、上海大学新传概述
上海大学新传专业由新闻传播学院负责招生。这所学院与众不同,是全国唯一一所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和上海大学共同建设的新闻传播学院。在学科评估中,上海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水平卓越,位居全国前列。
在全球化背景下,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学院与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海外交流和学习机会。例如,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
除此之外,学院还以实践教学为特色,通过校外媒介实习基地、学生自办媒体等一系列项目,形成了鲜明的实践教学特色。这些项目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理论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传招生情况分析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也在新闻传播学院进行招生。据统计,2022年新闻传播学专业学术型硕士(学硕)共招生61人。这些学硕分为7个研究方向,其中新闻传播理论与方法的考察分为两个模块,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进行备考。
新闻与传播专业(专硕)也计划招生78人。专硕则分为智能传播实务、影像传播与新闻实务、广告与会展实务三个方向。对于想要深入钻研新闻与传播领域的考生来说,上海大学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三、初试专业课备考建议
自2018年起,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取消了官方发布的参考书目。根据真题的变化,之前的参考书目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考生们可以将其作为复习的入门书籍,系统地学习学科知识。
为了更全面地备考,考生们还需要关注的考试动态,了解考试趋势和题型变化。多参加模拟考试,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闻传播理论与方法
以下是几本值得参考的书籍及其主编、出版社和出版年份:
《传播学通论》,戴元光和金冠军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2007年。
《新闻学概论当代教程》,郝雨和杜友君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2015年。
《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郭建斌和吴飞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这些书籍深入了新闻传播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二、新闻传播业务
在新闻传播业务方面,以下几本书籍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刘海贵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吴信训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这些书籍涵盖了新闻采访、写作、评论以及广播电视新闻等领域,是新闻传播业务研究的重要资源。
三、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与专业基础
以下书籍对于提升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与专业基础具有帮助: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新闻传媒业的他律与自律》,张咏华、黄挽澜和魏永征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李希光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新闻编辑学》(第3版),蔡雯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这些书籍深入剖析了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各个方面,对于提升专业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四、往年复试分数线及报录比分析
近年来,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在361至385之间波动,而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在近几年有所上升。学硕与专硕的报录比也反映了该专业的竞争程度。从数据上看,新传学硕的报录比为28.63/1,而专硕的报录比更是高达37.96/1。录取分析显示,上海大学新传专业的录取平均分达到了390分左右,竞争相当激烈。报考该专业的同学需努力备考,争取初试分数达到分以上以确保录取机会。
五、往年录取分析与建议
从往年的录取情况来看,上海大学新传专业存在一定的调剂名额。对于想要报考该专业的同学,除了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建议:
1. 深入研究学校和专业要求,确保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与所报考专业相匹配。
2. 提前了解报录比和录取趋势,以便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3. 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若还有其他关于择校的问题或需要了解更多院校的择校信息,欢迎留言咨询。本文由流产网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