铟(铟回收多少钱一公斤)
欧洲化学学会发布了一张元素周期表,将铟元素标注为橘红色,预示着其未来可能的短缺。果然,不到一个月,铟的价格暴涨至每公斤1650元。
很多人对铟并不了解,甚至对其发音感到困惑。部分媒体开始慌张,甚至有一些外媒宣称,未来的手机触摸屏将变得遥不可及。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铟与手机触摸屏的故事。
铟是一种稀有金属,尽管其价格涨幅惊人,但从单纯的价格看,似乎并不显眼。即使现在价格已经涨近一半,黄金的价格仍是铟的300倍。就连废铁,其收购价也高于精铟的价格。
尽管铟的价格并不突出,但它的稀有程度却让人震惊。全球估计的铟储量只有5万吨,而可开采的仅约1.9万吨。我国占据了70%的储量,对于铟资源稀缺的国家来说,这一资源可能会突然消失。
美国地质调查局将铟列为35种关键矿物质之一,并认为它是触摸屏的关键材料,目前无可替代。美国每年进口的铟中,有30%来自中国,同时日韩也是中国重要的铟出口国。
观众朋友们可能会问,既然铟如此稀缺且不可替代,中国还是最大的出口国,为何不将铟价抬高呢?实际上,我们并不能控制铟价,反而会受到日韩等国的制约。
铟的主要应用是合成氧化铟锡(ITO),这是一种具有高透明度及良好导电性的材料。ITO是制作导电玻璃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触摸屏和光伏产业等领域。
虽然我国是铟的最大出产国,但在高端ITO产业方面并不擅长。我们在尺寸、密度、生产效率等方面落后于日韩。国内约50%的ITO材料需要进口。也就是说,我们低价出售原材料,而日韩加工后以高价卖给我们,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薅羊毛”的行为。
这也让人想起我国早期的稀土产业,曾大量低价出口,导致大量稀土资源流失。但幸运的是,国家逐渐重视起来,经过十多年的产业升级,我们现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国,占据全球市场80%以上的份额。
欧美也意识到了“稀土危机”,试图成立联盟来对抗中国。但我们现在拥有原料和技术,并已建立完善的稀土产业链,欧美只能从我国进口稀土加工品。
拥有70%铟资源的我国,同时也有全世界50%的ITO需求。如果相关产业能够“稳健发展”,那么我们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流产网希望我国的相关企业能够崛起,否则就会浪费掉这优秀的资源优势。
那么这次铟价的上涨是否预示着铟资源即将严重短缺呢?其实很多传闻都只是真相的一半。事实上,虽然铟的储量很少,但其消耗也小,同时我们还有完整的回收产业链,所以铟的价格相对较低。
全球精炼铟的产量在2019年为760吨,过去五年的产量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其中再生铟的比例已上升到50%。即使按照这个消耗速度,铟的储量还可以开采60多年。而且随着市场的饱和,再生铟完全可以满足市场消耗,铟的开采量将会逐年下降。这也是铟价过去一跌再跌的原因,要知道其价格曾一度高达每公斤5000多元。
这次铟价上涨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光伏产业中的HJT电池将全面代替PERC电池,而ITO目前是生产HJT电池的首选材料。据德国光伏产业论坛的光伏专家测算,每生产1GW的HJT电池将消耗4吨铟。到2040年,HJT电池的生产量预计将增长至2000GW,这意味着铟的年消耗量可能会增至8000吨。在供需关系的影响下,价格上涨是合理的。然而需要注意这只是预测数据仍需谨慎观察实际情况避免投资泡沫的发生或者找到替代ITO的新材料来实现成本的优化其次就是资本炒作的问题一些公司通过制造恐慌气氛来炒作有色金属价格并借助庞氏骗局非法集资最终让投资者血本无归因此想要投资铟的人需要谨慎观望避免被割韭菜作为本文的结尾我们再次回到手机触摸屏的话题上来ITO同样是触摸屏的核心材料在整个电子产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铟和ITO在手机触摸屏领域的应用以及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让我们更加期待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繁荣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新兴技术和投资时保持理性思考避免盲目跟风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触摸屏技术开始萌芽,并在美国的军事领域得到初步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摸屏技术更是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标配。尤其是电容式触摸屏,如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这项技术的工作原理基于人体的电流感应。当我们的手指或其他导电物体触碰屏幕时,会改变触点的电容,从而探测出触摸的坐标点。这些坐标点被转化为相应的信号,传输到CPU进行处理。CPU再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虽然感应电流的材料有很多,但在触摸屏的制作中,ITO(氧化铟锡)因其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明度而备受青睐。随着铟价的上涨,人们开始担心触摸屏的未来发展。毕竟,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往往会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
这种担忧其实是多余的。虽然光伏产业对铟的需求可能会增加,但在整个供应链中,他们并不具备与手机制造商争夺原材料的优势。更何况,没有触摸屏的手机是难以被大众接受的。在供需关系的影响下,即便铟价暴涨,也会促使光伏产业寻找替代材料,比如碳纳米管。一旦这种技术成熟,ITO在光伏产业中的地位可能会受到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触摸屏会被淘汰,因为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研发新材料,以推动触摸屏技术的进步。
例如,澳洲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由氧化钨和银组成的复合材料,其厚度仅约100纳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这种材料是通过氩氧混合物的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这种新材料不仅可以用于手机屏幕,还可以用于窗户。更令人惊奇的是,通过施加电压,它的透明度和颜色可以发生改变。想象一下,如果家里的窗户用上这种纳米薄膜,那将是一种怎样的科幻场景!
除了这种新材料外,还有石墨烯、纳米银线等材料也在等待技术突破来取代ITO。其中,石墨烯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新材料之王。它不仅是性能最强的纳米级材料,还具有耐撞耐摔、透光率高、显示亮度佳等优点。我国的石墨储量世界第一,但在石墨烯的制备技术上还需有所突破。幸运的是,我国在石墨烯研究方面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奥翼电子更是率先将石墨烯用于显示技术,研制出了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显示屏”。
触摸屏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随着新材料的不断研发和技术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触摸屏将更加先进、便捷。而我们也需要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