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三中2017高考喜报(个旧三中录取分数线202
新闻发布:红河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掀开新篇章
6月17日,一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在蒙自召开,红河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正式亮相。此次发布会深入解读了红河州2019年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策略,昭示着红河州教育的新一轮改革正在全力推进。
今年对于红河州来说,是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全州上下以2020年高中毛入学率达90%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宏伟目标,按照“一个不少”的原则,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招生工作。
在发布会上,州教育体育局的招生计划引人注目。2019年,全州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总数定为35541人,其中州内计划数为32771人,相较于去年增加了6511人。参与招生的州内普通高中学校共有40所,包括31所公办普高和9所民办普高。这样的布局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也标志着红河州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
招生录取工作遵循“尊重志愿、分期分批、择优录取”的原则,共分为四个批次进行。其中,《红河深化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改革实施办法》的发布,标志着红河州高中学校录取批次的优化调整。根据学校的办学等级和影响力等因素,优化了高中学校的录取批次,以推进学校的均衡发展。对志愿填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强化了民办高中学校的招生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提前批次和第一批次均设定了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达到控制线的学子方可填报志愿。第二、第三批次也根据录取批次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一系列的调整旨在满足广大家长和初中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选择高中阶段学校的机遇。这也为各县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留足了政策空间,确保每一个初中毕业生都能顺利升入高中阶段学校。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的招生办学情况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所学校将于2019年秋季正式开学,计划高中招生200人、初中招生200人,为红河州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发布会还详细揭示了红河州高中招生的具体计划和策略。编制确定的招生计划考虑了省教育厅的要求、红河州的教育普及目标以及全州的教育资源现状。通过综合考量这些因素,确定了今年的招生计划总数以及各批次的具体招生人数。这一系列的决策旨在确保每一个学子都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铺设坚实的基石。
红河州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工作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在新政策的引领下,全州将努力实现让更多的学子顺利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步伐,为红河州的教育事业谱写新的篇章。红河州的高中民族班招生策略及批次录取说明
红河州,一个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为了促进民族教育的均衡发展,其高中民族班的招生策略具有独特的定向性和针对性。
南部六县的汉族学生招生比例严格控制,不超过总数的20%,即不超过64名。与此积极面向北部县市的山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180人,北部县市则不招收汉族学生。这一策略体现了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扶持。
红河州一中作为领头羊,承担起200人的高中民族班办学任务。紧随其后的是建水一中、个旧一中、蒙自一中、开远一中及弥勒一中,各自肩负着相应的招生重任。这些学校的招生名额分配,均依据学生的志愿,进行择优录取。值得一提的是,州财政为每个民族班的学生每年补助2500元,涵盖生活补助、科书费减免、学费减免及住宿费减免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出对民族教育的关怀。
在第一批次录取中,共有9所学校参与,招生计划总数为1530人。与去年相比,招生学校增加了4所,招生计划也相应增加了330人。其中,红河州一中的招生名额最为显眼,达到800人。中央民大附中红河州实验学校、蒙自一中、建水一中等也参与招生,各学校面向全州或本县市外进行招生。南部县的学生可选报2所学校,而北部县市的学生则只能填报本批次学校中本县市外的2所学校。
第二批次招生计划总数为5350人,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录取。第一个层次是北部七县市的一中择优录取本县市考生,这些学校均为云南省一级高中,共计5000个招生名额。第二个层次则是这些县市除第一批次录取外的其他公办高中学校,面向南部红河等六县招收部分学生。
第三批次招生计划更是庞大,总数达到28161人。其中,公办学校招生21161人,民办学校招生7000人。参与招生的学校涵盖了州内所有的公办高中学校和民办高中学校。在这一批次中,民办学校中的蒙自华清高中根据与的协议,将招收500名面向蒙自市的公费普高学生。
关于收费标准,今年下达的招生计划中详细公布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和住宿费标准,以便考生及家长做出综合考虑和选择。对于公办普通高中,学费收取按照学校的办学等级进行;而对于民办普通高中,则实行备案制,按照办学成本自行确定收费标准。
今年继续全面实行网上报名、分批次录取,为南部六县的学生提供了就读北部高中的通道。这一举措旨在打破地域界限,为更多学生提供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州内教育的均衡发展。红河州的高中招生策略充分体现了其深远的教育理念和人文关怀,值得各方关注与借鉴。针对南部六县的初中毕业生而言,报考普通高中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他们现在拥有四次珍贵的机会填报北部县市普通高中的志愿。这四次机会犹如四座灯塔,指引着学子们前行的方向。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提前批次中的民族高中班,以及随后的一、二批次面向南部录取的学校。这些学校不仅承载着优质的教育资源,更是南部学子们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
在提前批次和第二批次中,特别向南部六县定向投放了670名招生指标。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渴望读书的心田。南部县市的学生们终于有了更多机会,可以跨越地域的界限,就读北部的普通高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人生道路。
这其中,民办学校作为第三批次的选项,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它们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吸引着众多学子前来就读。南部的学生们,在面临报考的十字路口时,无疑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记者黄传龙用文字与图片记录下这一重要信息,为我们带来第一手资料。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却同样真实反映了这一政策的实施与学生们的生活状态。
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为南部六县的学子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更是对教育资源均衡分布的一次积极尝试。流产网对此进行了报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学子能够把握住这难得的机会,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为这一政策的实施点赞,为南部六县的学子们加油鼓劲!愿他们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