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证毕业还收回「大学毕业了学生证还能

健康养生 2025-04-06 13:01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当被大一直系师妹询问关于学业与未来出路的问题时,刘乃书感到些许惊讶。这些问题,如保研的学分绩点和加分要求,直接工作还是考取公务员或事业编的选择,以及现在准备考研是否来得及等,已然成为了许多大一学生面临的“灵魂拷问”。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创下了新高,达到了457万人,比2021年增长了80万人。与此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也将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1076万人。这些数据揭示了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这届年轻人早已不再轻信高中老师“上大学就解放了”的说法。相反,他们中的许多人刚入大学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毕业压力。

计算机专业大一学生陈曦便是其中之一。他对自己的专业选择有着模糊的感知,不清楚计算机行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以及毕业后的职业方向。入学后的几周后,他迅速被“毕业后怎么办”的焦虑笼罩。他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迷雾的新赛场,周围的人们都在为未来冲刺竞争,而他则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心理学教授杨眉认为,这种焦虑属于“预期焦虑”,源于学生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同一性”,个人生涯规划。这是一个好事,可以激励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更多的大学生活可能性。

当“毕业指挥棒”过早地出现在大学生活中,可能会限制学生们的选择和。像师范专业大四学生王嘉怡所说,她为了保研目标,早早研究保研政策,甚至放弃了一些出国交换的机会。这种过度的“毕业路径导向”虽然可能带来一些成果,但也可能使学生错过很多尝试和体验。

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负责人申子姣看来,大学本科阶段应当培养学生的通才特质,但现实中学生的出路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升学,尤其是读研,这使得竞争愈发激烈。这种压力可能会让学生感到被胁迫,影响他们的主动性和控制感,甚至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杨眉教授建议,面对读研的选择时,学生们应该深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自己是否真正热爱这个专业而想要深造;二是自己是否愿意在这条路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只有真正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动力,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避免被“毕业指挥棒”所套牢。学校和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毕业出路,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减轻他们的压力和焦虑。面对毕业焦虑,如何找到自我定位与价值实现

毕业季的焦虑和压力,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如何应对?如何在这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与价值实现?让我们一起来这个话题。

我们需要接纳自己的焦虑情绪。这是一种自然的反应,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我们需要明白,这种焦虑并非全无价值,它提醒我们要思考自己的未来,找到自己的方向。正如申子姣所说,当我们真正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动力就会自然涌现。当我们为自己而做,而不是为了与他人竞争而做,动力就会变得纯粹和持久。

接着,我们要深入思考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在大学这个人生的重要阶段,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开展个人,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而不是盲目从众或只听从他人的建议。老师的正确引导在这个阶段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明白自己有哪些主客观条件,适合做什么,想要做什么。

对于如何找到自我价值和实现个人发展,申子姣给出了一个实用建议“4A调节法”。我们需要自我觉察,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情绪;然后接纳这种情绪,不要否定自己;接着分析自己的现状和调整方式,可以寻求老师、同学、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最后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动,把对未来的担忧和注意力转移到当下。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做好每一件事,焦虑就会逐渐消散。

面对毕业焦虑,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实现。别把考研和读大学对立起来,而是要将它们有机结合。大学期间底子打得多厚实,书读得越多,体验越丰富,未来的路就会越宽广。当我们明确自己的方向,坚定地走下去,就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记住,真正的价值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找到的。正如申子姣所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最终目标。”无论保研、考研成功与否,只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并努力前行,就一定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希望每位毕业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与价值实现,迎接未来的挑战。

(文中提到的申子姣是中国青年报的一名受访者代表。)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提醒大家注意毕业焦虑的应对方法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上一篇:肥胖对夫妻生活有何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