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文艺座谈会

健康养生 2025-04-06 12:42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一、背景与意义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大批充满激情的文艺工作者奔赴延安,寻求文艺与革命的融合之道。此时的文艺界存在着脱离群众、自由主义倾向和宗派主义等问题,如同一艘偏离航向的船只。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一场座谈会,旨在引领文艺界的航船回归正轨,明确文艺的方向,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工农兵群众和革命战争。

二、座谈会的核心要点

1. 文艺服务对象:毛泽东清晰而坚定地指出,文艺应当服务于人民大众,特别是工农兵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强调文艺的阶级性,要求文艺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进行创作,批判小资产阶级立场,确保文艺始终与人民心连心。

2.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在毛泽东眼中,文艺是革命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党的政治任务。他提出文艺批评应以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相结合,且政治标准应放在首位,确保文艺在推动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3. 普及与提高:毛泽东强调文艺创作应兼顾普及和提高。普及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需求,提高则是为了提升艺术水平。他反对脱离实际的“关门提高”,认为只有在群众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真正实现艺术的飞跃。

4. 文艺工作者的立场与态度:毛泽东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生活,改造思想,与工农兵紧密结合。他期望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能创作出反映人民利益、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

三、座谈会的历史影响

这场座谈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针,成为党的文艺政策的基石。实践成果丰硕,如鲁艺等文艺机构的转型,创作出《白毛女》等经典作品,推动革命文艺达到新的高度。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