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秋燥饮食要平衡 盘点立秋养生妙招
立秋之后的养生秘笈:如何应对夏秋之交的身心挑战
夏秋之交,季节的转换仿佛一个顽皮的孩童,总是让人措手不及。暑气未消,秋燥已至。我们该如何调整身心,迎接这一特殊的季节转换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立秋养生的小妙招。
一、养肺先要宁心神
秋季,养肺至关重要。而养肺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悲忧伤感。遇到伤感的事,我们应积极排解,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的万物萧条。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最佳方法。因为肺是呼吸器官,情绪变化对呼吸的影响最为显著。呼吸急促、不平稳不仅会增加肺的负担,还会使身体内的气外泄,与“秋收”之道背道而驰。秋天的精神调养至关重要。
二、起居有度适秋凉
秋季天高气爽,我们应该遵循“早卧早起”的原则,这样有益于“秋收”。深秋时节,天气变化无常,因此我们的衣着也要随天气变化而增减。否则,会影响身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容易受凉感冒。睡觉时,我们要护住胸背,因为五脏的腧穴都汇集于背部,邪风侵入容易中风。
三、秋补宜滋阴润燥
立秋时节,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在饮食调养方面,我们要按照《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银耳、甘蔗、燕窝、阿胶、梨、芝麻、藕、菠菜、乌骨鸡、猪肺、豆浆、鸭蛋、蜂蜜等都是极佳的润燥食品。如果脾胃功能低下,最好先调理脾胃功能,再适量食用滋阴食品和药膳。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量的运动,避免超量或剧烈运动。
四、饮食应少辛增酸
秋季饮食还要注意“少辛增酸”。也就是说,要少吃辛辣食物,以防肺火太盛。根据中医营养学的原则,秋天一定要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辣食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酸味的水果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秋天要适当多吃酸的食物,以达到养肺养肝的目的。
立秋之后的养生之道在于平衡饮食、调整作息、调养身心。只有全面照顾到身体的各个方面,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