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月子病”,新妈要注意
月子病,这一困扰许多产后妇女的健康问题,其实并非想象中那么难以解决。它源于妇女在生产后的一个月内,因外感或内伤引发的疾患,若月子里未能治愈,便会留下病症。有句古话“月子病月子治”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但其真正含义经常被误解。
以桑女士为例,她在生育女儿后坐月子期间因受凉患上了月子病,出现了出虚汗、阴雨天关节隐痛等症状。婆婆建议她再生一个孩子,利用二次坐月子来调养身体。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桑女士并不愿意再生孩子,病痛却让她苦不堪言。
实际上,医学上的产褥期就是我们俗称的“月子”,是从分娩后的第一天到第42天。在此期间,新妈妈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护理。怀孕期间的负担、临产前的紧张恐惧、分娩过程的疲劳,都使新妈妈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之下。再加上产后内分泌功能的动荡和免疫力的下降,新妈妈非常容易得病。如果不注意保养,比如夏天贪凉吹空调、冬天起夜照顾宝宝时受风,都容易因外感风寒而致病。
“月子病月子治”并不意味着月子里得的病只能在月子里治。这一观念缺乏充足的科学依据。对于身体虚弱者,适当的休息和营养补充确实可以改善一些病症。但对于许多疾病,如细菌感染性疾病等,光靠休息和营养是难以治愈的,还需要相应的药物治疗。“月子病月子治”的真正含义是无论月子里还是出月子后,都要抓紧时间治疗,不要拖延。
为了预防“月子病”,新妈妈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避免直接吹风,穿衣被褥要适当,切勿过厚过薄。
2. 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保证乳汁的分泌。
3. 产后要适当活动,正常分娩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产后保健操有助于恢复体力。
4. 产后注意清洁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并及时更换衣物。
5. 乳房护理也很重要,要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
6. 产后6-8周,新妈妈应带着婴儿一起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
“月子病”并非无法治愈,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治疗方法,以及日常的预防和护理。新妈妈们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就能有效预防“月子病”,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