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裁定不具豁免权
2020年大选干预案及其他相关事件
近期,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2024年2月6日做出裁决,针对特朗普试图推翻2020年大选结果的行为,这位前总统并不享有豁免权。法院明确表示,一旦离开总统职位,特朗普的身份转变为普通公民,需与其他刑事被告承担相同的法律责任。该案件涉及多项罪名,包括密谋欺诈美国和妨碍官方程序等。
在2023年3月的国会山事件上,美国司法部指出,特朗普因煽动暴力的言论并不享有绝对豁免权。这一观点得到了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梅赫塔的认同,她驳回了特朗普的豁免权申请。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特朗普行为的广泛讨论和对法律界限的思考。
纽约的封口费案更是将特朗普推向了风口浪尖。纽约法官胡安默坎在2024年12月裁定,特朗普支付封口费的行为属于“非官方”行为,不受总统豁免权的保护。虽然2025年1月法院最终判决特朗普“无条件释放”,但重罪定罪的结果可能对其总统职务产生影响。
而关于总统豁免权的界定,最高法院的裁决引发了更广泛的争议。在2024年7月,联邦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仅对“公职行为”享有豁免权,而个人的非公职行为如干预选举等并不在豁免范围内。这一裁决引发了总统权力与法律之间的争议,拜登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一裁定可能使总统“凌驾于法律之上”。
综合以上事件,特朗普在多项诉讼中因行为被视为“非公职性质”而未获得豁免权保护,这在法律界引发了广泛讨论。而最高法院关于豁免权的裁定,不仅引发了法律界人士的热议,更让普通民众对总统的权力与法律的界限产生了新的思考。(待续)
随着这些事件的进展和深入报道,公众对特朗普的个人行为以及总统豁免权的认知也在不断变化。接下来将如何发展,还需继续关注后续报道和司法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