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亿资产遭冻结 申诉被印度驳回
事件背景:小米印度子公司遭遇巨额资金冻结
在2023年,一场关于资金跨境流转的风波席卷了中国的科技巨头小米公司。小米印度子公司收到一份巨大的冲击,被印度执法局以“未经授权向国外汇款”为由冻结了高达555.127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8亿元)的资产。这一事件背后的指控依据是印度当局认为小米以“特许权使用费”的名义向境外的公司(如高通等)汇款涉嫌违反了印度的《外汇管理法》(FEMA),并且这些服务并未在印度境内得到相应的服务回报。
法律进展:小米面临法律困境,资金面临永久没收风险
面对这一指控,小米迅速做出了反应,但结果并不理想。在2023年4月,印度卡纳塔克邦高等法院驳回了小米关于解冻资产的请求,并坚定地支持了执法局的指控。时间走到2025年5月,从透露的信息来看,小米的资金正面临着被永久没收的巨大风险。双方并未放弃,仍在法律领域进行着激烈的博弈。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小米还因为“逃税”问题被追缴了5.58亿元人民币。其他在中国市场的国际企业如vivo、OPPO等也遭遇了类似的调查。
影响与争议:小米印度业务受重创,政策风险引发广泛关注
这次事件对小米的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被冻结的资金占小米印度业务的重要现金流部分,严重影响了其在当地的运营和供应链。这也引发了关于政策风险的广泛讨论。印度频繁以税务和外汇问题为由调查外企,使得印度在外界的舆论中有了“外企火葬场”之称。尽管小米回应称始终遵守当地法律,但这次指控仍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后续动态:小米部分资产解冻传闻与司法程序的不确定性
进入2023年底,市场传出消息,小米的部分资产可能得到解冻。根据2025年5月的报道,核心纠纷并未得到解决。目前,此案仍在司法程序中,最终结果可能对在印度运营的其他外企产生重要的示范效应。对于想要了解更多细节的朋友,建议查阅具体的判决文件或小米的官方声明。这一事件的发展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它将为跨国企业提供宝贵的法律和市场运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