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纳克对华态度
苏纳克作为英国首相,在对华态度上展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他的立场深受政治环境、经济压力及国际形势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竞选首相阶段(2022年)
在竞选期间,苏纳克为迎合保守党内部及西方“政治正确”,将对华立场调整为“极端强硬”。他声称中国是英国及全球安全的“最大威胁”,并承诺关闭全英孔子学院、组建“国际联盟”以应对所谓的中国“网络威胁”。这一转变被视为选举策略,与他此前担任财政大臣时主张的对华务实合作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二、执政初期(2022年11月2023年初)
执政初期,苏纳克在对华态度上展现出一定程度的缓和与务实尝试。在2022年的G20峰会上,他没有直接称中国为“威胁”,而是使用相对温和的表述,如“系统性挑战”,同时强调需与中国保持经济合作。随着国内能源危机和通胀压力的加剧,苏纳克试图通过恢复对“中英协会”的资助来缓和对华关系。
三、执政中后期(2023年2024年7月)
在这一阶段,苏纳克在对华政策上展现出矛盾和摇摆的特点。尽管在经济层面他承认中英经贸关系的重要性,试图避免过度紧张影响双边贸易与投资,但在政治层面他仍多次在涉疆、涉港等问题上发表不实言论,引发中方抗议。在国际层面,苏纳克的政策部分追随美国立场,表现出一定的随美起舞的倾向。
四、辞职与后续影响(2024年7月后)
随着保守党在大选中的惨败,苏纳克于2024年7月辞职。工党新对华政策提出“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框架,但具体措施仍待观察。苏纳克任内的对华矛盾立场被俄罗斯专家评价为“投机主义”,其态度的反复折射出英国在平衡经济利益与意识形态压力间的困境。他的对华政策实质上是英国政治生态与经济现实的冲突缩影,反映出英国在后脱欧时代国际定位的迷茫。这种迷茫不仅体现在对华政策上,也体现在英国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