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发布赴华旅行警告
自2019年起,美国国务院针对中国的旅行提醒级别经历了一系列调整。至2024年11月27日,美国将赴华旅行提醒从***“审慎考虑前往”降至二级“提高警觉”,并移除了关于“非法拘押”风险的争议标注。这一变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当前旅行提醒级别及其含义
现在的二级“提高警觉”(黄色警示)要求美国公民在华期间保持警惕,但并未限制必要的出行。在美国国务院的旅行警示体系中,二级属于中等风险,这一级别的警示目前适用于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而澳门仍维持***警示。
二、中方的回应与立场
针对此次调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这是有利于两国人员正常往来的积极举措。中方一贯反对人为制造“寒蝉效应”,希望美方继续为促进人文交流提供便利。实际上,2018年的数据显示,美国来华人员达230万人次,每万人中有70人,这一数字远超过中方赴美人员比例,充分证明了中国对美公民的实际安全保障。
三、调整的背景与意义
此次降级并移除争议标注,反映了美方对中美人员往来实际风险的重新评估。此前,美方承认当前“没有美国公民在中国被错误拘留”,这与近年来中美相互释放部分在押人员有关。此次调整被解读为缓和双边关系的积极信号,尤其是对教育、科研等领域合作的推动。
四、历史背景
回顾过去,美国在2019年1月首次发布针对中国的二级旅行警告,声称存在“离境禁令”风险,但这一警告遭到中方的驳斥。在2020至2022年期间,受疫情影响,美国曾将中国旅行警示调至四级(最高风险),而后逐步回调。
此次旅行提醒级别的调整,标志着美方对中美人员往来的风险评估发生了变化。中方仍敦促美方彻底停止对中国公民赴美的无端设限,以确保两国间的正常交流和合作。这一调整是向着更加开放和合作的方向迈出的一步,有望为中美两国的人文交流提供更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