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海口多地块被无偿回收
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2021年12月13日宣布了一项重要行动,依法收回中国恒大下属公司在海口持有的8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着哪些故事呢?
一、事件背景
这8宗地块被收回,原因都在恒大。由于恒大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两年却未能动工,符合《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以及海南省相关规定的处置条件。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此期间加强了对闲置土地的管控,明确了若超过约定竣工日期一年未竣工,需缴纳土地闲置费。而恒大的项目因长时间未动工,直接触发了无偿回收的条款。
这些地块中,有6宗位于海口市海甸岛西北部,原先属于新世界中国地产(海口)有限公司,之后被恒大通过海南世纪城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有。另外两宗地块是恒大滨海项目用地,原本规划为商业和酒店用途,却由于长期闲置而被收回。
二、处置依据与程序
海口市依据相关法规和程序,认定恒大未履行开发义务导致土地闲置,并经过行政决定书、请示等法定程序后,公告作废不动产权证书。这次回收事件是全国范围内对房企闲置土地的一个典型处置案例,凸显了地方对土地集约利用的严格监管。
三、后续发展
截至2024年7月,部分被收回的地块已经调整了规划,拟转为“商改住”项目,并计划重新公开出让。具体的时间表还未确定。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对土地资源的严格管理,也揭示了房企高周转模式与地方监管政策之间的矛盾。对于恒大这样的房企巨头来说,这无疑是一次警示,也提醒其他企业需更加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这次事件是一次深刻的教训,提醒所有参与房地产市场各方,无论是房企还是,都需要更加审慎地处理土地资源问题。这也展示了我国对于土地资源管理的决心和力度,无论是对于已经存在的闲置土地,还是未来的土地利用,都需要更加严格的管理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