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占祥
王占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及博士生导师,荣获中国医疗行业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奖”。
近年来,我院遵循国际医院管理标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升患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新挑战,我们更加严格地强化医院防控和质量管理,以信息化为工具,推动医院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转型,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构建现代化的医院治理体系,实现管理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王院长带领下的我院,勇于承担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任务。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以杏林分院为基础,成立了厦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圆满完成了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任务,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和医护零感染。我们还承担了重大医疗保障和应急任务,比如在厦门金砖五国会晤期间,我们成功完成了重要来宾的保障工作及主会场的驻点医疗保障任务。通过实施“龙头”提升工程,我们狠抓学科建设,打造新时代福建南部医疗中心。引进重大医疗设备、培养学科人才、学习国内外领先技术,成效显著。目前,医院拥有2个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多个省级和市级重点学科。我们还建立了智慧医院工程,助力科学管理,成为了全国首家、全球为数不多的通过国际信息化评级最高级的综合医院。
二、勇当公立医院改革的先锋
我院积极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在2018年和2019年的绩效考核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还加快推动医院社区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在互联网医疗方面,我们率先成立了福建省首家互联网医院,提供了在线咨询服务和“送药上门”服务。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我们提高了医疗效率,实现了关键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控。
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里程碑
在王院长的领导下,我院总体业务稳步发展。通过制度完善、流程优化、医疗质量提升等措施,各项业务指标逐年攀升。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使得门急诊量略有下降,大量病人分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院病人数、手术台数和总收入均实现显著增长。我们还积极推动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实施了包括DRGs、关键绩效考核、成本管控等在内的绩效管理办法。
在王占祥院长的带领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断前行,勇攀医学高峰,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树立了榜样。在医疗领域不断突破与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某医院以其卓越的综合竞争力脱颖而出。在艾力彼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中,这家医院于2017年跻身百强,排名第96位,成为闽西南地区的唯一上榜者,更是实现了厦门医院在顶级医院百强榜上的重大突破。随后的2018年,它再创辉煌,顶级医院百强排名提升至第94位。
更令人瞩目的是,在科研学术方面,该医院的成就可谓是硕果累累。在国科金数量和SCI论文数上,它连年稳居厦门市医疗系统的首位,并在全省名列前矛。更令人欣喜的是,它还获得了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示范性平台项目。这不仅体现了该医院在学术领域的卓越影响力,也表明其在医疗科研领域的深厚实力。
与此该医院也在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做出了显著努力。在市级满意度调查中,患者满意度从2018年的92.58%上升到了95.75%。通过建设院内精准导航系统等一系列措施,医院重造了预约、检查、收费流程,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诊体验。更为率先推行全预约、全自助及医技一站式预约的创新举措,解决了患者以往需要多次往返医院进行的检查的烦恼。
值得一提的是,该医院还致力于为民办实事,名医工作室的建设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医院已经陆续获批了5家名医工作室,包括于金明、张逊、叶章群、李国新和徐凯峰名医工作室。这些名医工作室的建立不仅提升了医院的专业水平,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供稿 案例号243101697)这一切的成就和进步,都体现了该医院在医疗领域的卓越表现和不断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