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前的今天永不敢忘
回溯历史长河,八十六年前的今天,华夏大地正遭受着近代史上最深重的苦难。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一个民族的尊严被无情践踏的时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炮火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仅仅数月后的同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随后展开了一场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残酷至极。
回溯这两段历史记忆,让人扼腕叹息、悲愤难抑。首先是“七七事变”,这是全民族抗战的起点。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面对无理要求,中国守军第29军坚决抵抗,展开全民族的自卫反击战。这场惨烈的战斗标志着华北的全面沦陷,但也唤醒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意识,激发了他们共赴国难的决心和勇气。紧接着是“南京浩劫”,那是一段集体屠杀、暴行肆虐、文化毁灭的黑暗历史。长江边、汉中门外等地发生了系统性的屠杀,遇难者的遗体堆积如山。平均每十二秒就有一名中国人丧生,城内发生了近两万起性暴力事件。三分之一的古建筑被焚烧殆尽,大量文物被劫掠一空。
这些历史记忆被永恒地镌刻在时间的轨迹上。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藏了十九万三千件文物,其中包括遇难者名单墙和象征消逝生命的“十二秒流星装置”。卢沟桥上的五百零一只石狮子依然屹立不倒,桥面上的弹痕仍然清晰可见,它们都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成为活态的历史教材。这些历史记忆通过国家公祭、纪念馆陈列、媒体报道等形式代代相传。每年七月七日与十二月十三日,防空警报在南京全城响起,人们以默哀、献花等方式缅怀那段苦难的历史。正如宛平城墙上的弹痕不会被时间抹去一样,这段用鲜血写就的历史也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之中。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去,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我们要铭记那段苦难的历史,是为了警醒世人,珍视和平,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我们要铭记那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而英勇斗争的烈士们,是为了传承他们的精神,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