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人民融观察)
健康是人生的基石,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在这个时代,健康不再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而是我们共同追求和守护的宝贵财富。正因为健康的重要性,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过去的五年,我们在医疗卫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城乡医保的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医疗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让百姓病有所医的梦想逐渐照进现实。
从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到区域医疗中心的布局,每一步都凝聚着我们对人民健康的深深关怀。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深化医保改革,以及让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生命健康,成为了当前热议的话题。
在人民网的调查中,“医疗卫生”成为热词,代表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期待。代表委员们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15分钟内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基层卫生人才匮乏、专业能力水平较低是当前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加快实施全科医生培养制度与在职人员培训,提高全科医生医疗水平与薪酬待遇。通过三级联网进行日常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远程医疗服务正成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建设远程医疗服务政策体系,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室等建设,我们可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我们要加大力度建设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尤其在患者流出较多、医疗资源相对欠缺的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
除了建设完善的医疗体系,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也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壮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社区医院的作用,让老百姓觉得家门口的医疗很好,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我们要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分工,实现各司其职,使群众既能就近看病,又能看得好病。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医疗机构、科研人员、患者以及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参与。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人民的健康福祉而努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的建议:全科医师首诊机制应当推广
王建安党委书记强调,推广全科医师首诊机制并强化其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中的职责是至关重要的。全科或普通科服务应当依据居民最方便的就诊地点进行布局。若患者确实需要进一步专科诊治,再将其转诊至更高级别的专科服务中心或医院。这一机制的推广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科技创新在守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国家医保谈判已经使许多进口医疗器械和药物的价格大幅下降,但这只是科技创新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冰山一角。张文宏委员指出,我们还需要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国自主研制药物和器械的能力,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健康。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委员则进一步建议,要综合评估创新药的价值,让源头创新药品获得应有的“创新回报”。她强调,以国家需求和临床需求为导向,完善产学研医结合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快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对人民健康有益的产品。
王建安委员还建议加快药品、器械、设备、设施等领域的原始创新和国产化进度,推动医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医学领域科技的自立自强。他强调,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也是重要的一环,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让老百姓用上更多放心药。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中药的生产过程可以实现全程质量监控和溯源。张伯礼代表表示,这不仅能提升中药的数字化制药水平,还能推动中药研究的现代科技水平,为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开辟新路径。
在守护人民健康的道路上,科技创新、医疗资源配置优化以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期待在未来,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拥有更健康的生活。
(本报记者宋静思、马晨、吴君参与采写)《》(2023年03月10日05版)生动报道了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