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谨防四秋症秋燥、秋乏、秋愁、秋膘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秋季展现得尤为淋漓尽致。随着气候的转换,人体也会发生一系列微妙变化,引发秋燥、秋乏、秋愁和秋膘四大主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这些秋季特有的现象。
秋燥:辨识温凉,分而治之
秋天的主气为燥,初秋时节,夏日余热未消,天气晴暖而干燥,称为温燥;而深秋时节,寒意渐显,久晴无雨,气候渐凉,称之为凉燥。燥邪袭人时,会出现诸多症状,如口唇、鼻咽干燥,干咳,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温燥还可能伴随着身体发热、出汗、口干渴、咽干或痛等症状;而凉燥则可能出现身体发冷、头痛无汗、口不渴、鼻塞、咳嗽有痰等表现。
针对秋燥,我们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初秋时节,应多进食含水分的水果、蔬菜,如梨、葡萄、猕猴桃等,以防治温燥;而在深秋,可以选择柿子、石榴等果蔬来防治凉燥。要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大热之品,以防助燥生热,加重秋燥。秋高气爽是锻炼的好时机,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肺功能及抗病能力,有效抵御燥邪的侵袭。
秋乏:四招消解,重拾活力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血行加快,导致能量消耗大。入秋后,人体进行自我调整,但炎夏造成的消耗未能完全补偿,于是出现“秋乏”。
为缓解“秋乏”,应调整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过劳。衣着不宜过厚,并适当节制性生活。在饮食上,可补充优质蛋白质来补偿夏日的消耗,但应避免大量食用难以消化的肉食。芡实和秋藕都是富有营养且兼具养胃之食。多喝茶、咖啡也有助于醒神。应少食用生冷及性味寒凉之品,以免损伤脾胃。
为消除“秋乏”,还可以开展一些健身活动,如太极拳、慢跑步等。对于体质虚弱、年老多病者,若一时“秋乏”不能解除,可适当服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
秋愁:保持好心情,战胜低落情绪
秋季,阳光照射减少,体内的褪黑激素逐渐增多,人的情绪难免低沉。加上凄风惨雨和自然界的变化,容易引发忧愁、悲伤等情绪变化。
在秋天,尤其要注意精神调养,避免不良情绪的干扰。要宁心安神,静心养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逐渐适应气候的变化。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加社交互动,也有助于改善心境。
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我们在享受秋季的也要关注身体的微妙变化,通过调整作息、饮食、锻炼和心态等方式,积极应对秋季的挑战。 让生活更健康的小妙招与秋季减肥的正确姿势
秋日暖阳,贴秋膘的也不忘身体健康。生活中的小细节,其实蕴藏着许多保持健康和减肥的秘密。让我们一起这些秘诀,将秋膘化为利,打造更健康的生活。
一、阳光与灯光,照亮健康之路
多晒太阳,不仅让人感到温暖,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在外多晒太阳,有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提高免疫力。而在室内,可以选择全光谱灯泡,模拟自然光,为生活增添活力。
二、负氧离子,让生活更清新
置身于净化的自然环境中,如郊野、园林等,可以感受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清新。对于居住在高层建筑的人来说,安装空气负离子发生器,也能让人精力充沛,减轻不安情绪。
三、户外活动,让秋愁悄去
登高远足、水中泛舟,或是琴棋书画、养花垂钓等活动,都能让人在愉悦中忘却秋愁。户外活动不仅能让人心情愉悦,还能帮助减肥。
四、秋季减肥,把握黄金季节
秋季,是减肥的黄金季节。夏季过后,人们往往胃口大开,容易贴秋膘。秋天也是脂肪细胞逐渐积聚的季节。肥胖者应该抓住这一大好时机,采取必要措施减肥。在“吃”与“动”上相互协调,适当控制饮食摄入,增加运动量,使消耗大于摄入,以达到消秋膘和减肥的目的。
五、生物钟与减肥
人体有自身的生物钟,影响胖瘦的时间节律。夏天人们容易消瘦,而到了秋天,脂肪细胞逐渐积聚,起到保温作用。秋天是减肥的黄金季节。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采取一些措施,可以有效阻止脂肪细胞“回潮”,抑制体重增加。
六、有效减肥方法推荐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有效的减肥方法值得推荐。例如,饭后散步半小时是最有效的运动减肥方法之一。游泳、瑜伽、慢跑等也是不错的选择。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也是减肥的关键。
把握生活中的小细节,遵循身体的生物钟,秋天不仅可以让人们享受美食,还能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健康减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打造更健康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