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研究:并用针剂治疗糖尿病,体重、糖化血色素均明显下降
糖尿病,这一“新国病”已在台湾悄然蔓延。据卫生福利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岛内约有200多万糖尿病患者,且每年新增病例高达2万5,000人。在107年的统计中,糖尿病更是跻身台湾十大死因之列,夺走了9,374条生命。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引发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和小血管的病变。而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三军总医院的新策略引人注目。
三军总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联合使用肠泌素(GLP-1)和基础(Basal)胰岛素,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和糖化血色素。这一成果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带来了一线希望。
糖化血色素(HbA1c)是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关键指标。每降低1%的糖化血色素,都能带来显著的健康益处。这包括降低中风、心脏病、白内障摘除、小血管病变以及末肢截肢或周边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积极控制血糖至关重要。
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除了糖化血色素外,还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血糖变异度等指标。连续血糖侦测仪(CGMS)的出现,使临床医生能够更精确地评估患者的血糖波动。
在使用预混型胰岛素治疗时,患者需要格外警惕低血糖的风险。预混型胰岛素因其中长/短效胰岛素的固定比例,使得剂量调整更加困难,容易导致低血糖及高血糖反弹。而新型的长效胰岛素如Toujeo,具有平稳的作用特点,更不易引发低血糖。肠泌素等新型药物在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体重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低血糖风险较低。
在此背景下,三军总医院尝试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联合使用肠泌素(GLP-1)和基础胰岛素。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和糖化血色素。这一成果在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针剂治疗中尤为突出。
过去,对于使用预混型胰岛素治疗不佳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如何改善血糖控制并降低相关风险并未得到充分研究。而三军总医院的新策略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联合使用肠泌素和每日一次的基础胰岛素,患者不仅能够改善血糖控制,还能够降低相关风险并减少副作用。这一成果为第二型糖尿病的针剂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向。
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新进展为患者带来了希望。通过联合使用新型药物和胰岛素,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深入研究与应用,针剂治疗在糖尿病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一系列患者的治疗观察,发现病人们在接受治疗后体重平均下降了2.5公斤,这一数据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糖化血色素也降低了1%,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改善。
除了上述成果,连续血糖侦测仪的数据更是令人鼓舞。研究结果显示,高血糖比率的改善幅度达到了17%,这意味着更多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更令人欣喜的是,血糖达标率增加了20%,这是治疗过程中非常积极的一个信号。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的达标是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而在血糖变异度的四项指标中,有三项达到了统计学上的稳定性。这意味着针剂治疗不仅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效果,更在长期控制血糖方面展现了潜力。这一成果对于广大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也为医学界对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篇题为《三总研究并用针剂治疗糖尿病:显著效果展现》的文章,由热心网友『时光停驻于此』至本站。如果您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该文涉及您的权益问题,请与站长及时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文中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在做出决策时,请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独立研判。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能够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为他们的健康之路提供更多帮助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