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再提反对中美脱钩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与中美经济“脱钩”:立场的考量与现实的矛盾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的言论总是备受瞩目。她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反对中美经济“脱钩”,这一立场体现了美方对两国经济关系的现实考量。在这一核心立场之下,政策执行层面却存在着微妙的矛盾性。
一、核心立场与坚定表态
耶伦在2024年4月的访华之旅中,言辞明确,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的经济“脱钩”。她指出,中美经济的融合,如同两条交织的河流,一旦强行分离,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她主张通过建立“持久沟通渠道”,保持双边关系的稳定,并进一步强调双方需要在气候变化等关键领域加强政策协调。在2023年12月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活动上,耶伦已经预告了2024年将推动改善两国经济关系的计划,提出加强监管合作等优先事项。即使在2025年1月卸任前夕,她仍通过电话沟通,重申其反对脱钩的坚定立场。
二、政策矛盾与行动限制
尽管耶伦不断强调反对“脱钩”,但美方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矛盾。他们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实施技术限制和市场准入壁垒,试图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规则。这种口头承诺与实际行动的落差,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对此,中方回应强调,希望美方避免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坚持公平竞争与开放合作的原则,通过对话来管控分歧。
三、未来走向的观察与思考
耶伦的访华行程长达六天(2024年4月),被国际舆论视为中美关系的一次“重大进展”。这显示出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双方仍保持着接触的韧性。未来美方如何平衡国内政治压力与对华务实合作,将是影响两国关系走向的关键变量。
当前的中美经济互动呈现出“竞合并存”的特征。虽然耶伦的连续表态缓解了短期的对抗风险,但两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并未完全消除。未来的关注焦点应更多地放在政策落地与执行层面的具体动向。在这一进程中,耶伦的表态无疑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但真正的挑战仍在于如何将这一平台转化为实质性的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