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热潮该跟吗?掌握决策10关键
近年来,生酮饮食热潮涌动,成为备受瞩目的饮食方式之一。很多人希望通过生酮饮食来实现燃脂瘦身和控制血糖的目的。你真的了解生酮饮食吗?在跟风之前,你需要掌握以下关于生酮饮食的十个关键决策点。
让我们回溯生酮饮食的起源。在古代,患有癫痫的人被隔离且缺乏食物,由于饥饿状态导致体内肝糖耗尽,身体开始代谢体脂肪为酮体以提供能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生酮饮食可以减缓儿童癫痫症状。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表明生酮饮食能够抑制脑瘤的发展。
传统的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低糖的饮食形态,而新型的生酮饮食则以中链三酸甘油酯为主的油脂作为大部分脂肪来源。这种饮食促使身体在缺乏葡萄糖的状态下,通过肝糖转化为酮体以提供能量。由于减少了淀粉类食物的摄入,血糖自然降低,同时消耗脂肪,因此在短期内可以实现燃脂减重的效果。
生酮饮食并非没有风险。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一:不要只看到血糖水平的变化,而忽视了其他健康风险。研究显示,长期采用生酮饮食可能导致生长迟缓、坏胆固醇偏高、低血糖昏迷、酮酸中毒等副作用。过量摄取动物性蛋白质可能阻碍钙质吸收,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高温炸烤烹调可能产生糖化终产物,导致身体氧化、老化及心血管疾病。
关键二:产生酮体并不一定要达到生酮饮食的程度。在某些时间段处于饥饿状态时,身体就会自然产生酮体。不必刻意追求生酮饮食来产生酮体。
关键三:健康人也可能出现酮酸中毒。即使没有糖尿病,健康人也存在酮酸中毒的风险。已有多个非糖尿病人因生酮饮食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造成酮酸中毒的病例报告。这些患者运行生酮饮食的时间从3天到数月不等。
关键四:第一型糖尿病及需打胰岛素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不适合采用生酮饮食。酮体仍需胰岛素代谢,对于无法分泌胰岛素的患者,酮酸中毒风险极高。
在考虑生酮饮食之前,请务必充分了解其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在做出决策之前,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以确保你的健康和安全。记住,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糖尿病并发症及生酮饮食的风险与注意事项
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脂肪代谢异常、大小血管病变等。对于未经医护人员监测而盲目采用生酮饮食的人,容易出现酮体堆积过多,甚至发生酮酸中毒的风险。叶秋莉对此表示担忧。
赵强也强调,那些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糖尿病,或者处于糖尿病前期、代谢症候群的人,跟风采用生酮饮食可能会出问题。他解释,当胰岛素偏低时,糖类进入肌肉组织的速度会变慢,体内保存的肝糖也会减少。一旦心脏出现状况,如心肌梗塞、血氧不足,甚至连紧急备用的能源肝糖都没有。
对于已有肾脏病变的人,采用生酮饮食来控制体重或血糖,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甚至需要进行洗肾。徐沛甄对此提出了警告。而对于有痛风的人,生酮饮食中的过多油脂会妨碍尿酸排除,引发痛风急性发作。
关于高脂饮食的风险,饱和脂肪对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构成威胁。生酮饮食中常用的椰子油便是其中之一。美国心脏学会指出,包括椰子油、奶油、牛油等高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如动脉粥状硬化、心肌梗塞、中风等。尽管椰子油含有特殊的中链脂肪酸,但不应被当作中链脂肪来使用。
在台湾乳房医学会的研究中,高脂饮食被视为乳癌的危险因子之一。高油脂摄取还会导致胆汁分泌增加,长期下来易有胆结石风险。
生酮饮食还容易导致营养素缺乏。不吃全谷杂粮类及水果等糖类食物,容易缺乏维生素B、C、E等营养素。虽然可以额外补充综合维他命等保健品,但赵强认为这并不完善,因为未知的营养素无法得到有效补充。
生酮饮食还可能导致营养素摄取减少和吸收变差。脂肪过多的饮食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及食欲不佳等症状。营养不良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例如,脂肪泻可能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如维生素D缺乏,进而引发骨质病变。
对于想要尝试生酮饮食的人,必须在专业人员的医疗监测及营养指导下进行。黄峻伟提醒,生酮饮食属于极端的饮食形态,多数医疗人员并不建议采用。采取生酮饮食的人有时会以尿酮试纸测试是否含酮体,但这种方法并不准确。酮疹及生酮感冒症状如头痛、腹痛、酸痛无力等,有时与酮酸中毒的初期症状类似,必须注意区分。
生酮饮食的注意事项、副作用和禁忌症远超大部分药物治疗。个人不应轻易尝试,而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对于糖尿病前期、代谢症候群的人,更需密切监测和指导。一旦出现不适或异常,应立即回诊。运动对于体重和血糖的控制具有实质效益,不一定非得配合生酮饮食才有效果。随着生酮饮食的热潮涌动,许多人都被这种饮食方式所吸引。对于想要尝试生酮饮食的人来说,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必须被了解和遵循。
如果你打算采用生酮饮食,一定要先进行全面的体检,并将报告带到营养咨询门诊进行评估。与营养师深入讨论生酮饮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是非常重要的。生酮饮食并不是适合每个人的,个性化的营养建议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那些想要减重或控制血糖的人来说,低糖饮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生酮饮食的讨论中,医师和营养师们积极沟通,提供减糖的方法和策略。游能俊医师强调,通过低糖饮食而非生酮饮食,就可以实现降血糖、降腰围、降药物的三重目标。他清楚地解释,如果不向病人明确说明,他们私下尝试生酮饮食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真正坚持严格的生酮饮食也是一项挑战。黄峻伟在门诊中发现,多数咨询生酮饮食的病人无法长期坚持。他建议,避免高升糖指数的精致淀粉类食物,选择低糖饮食即可。这种饮食方式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不必非得达到生酮的状态。
生酮饮食是以中链脂肪酸为主的高脂饮食型态,而一般的饮食建议则根据个人的蛋白质及总热量需求来制定,没有固定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比例。生酮饮食并非没有风险。短期的健康风险包括便秘、酮酸中毒、低血糖、脱水等。长期风险则包括生长迟缓、骨折、肾结石等。
那么,如何做到低糖而不生酮呢?这需要通过每日摄取适量的蛋白质和好的油脂,并搭配中度或严格控制的糖量来实现。例如,严格低糖的饮食方式可以是一碗饭加上至少六份蔬菜(约三碗);中度低糖则可以是1.5碗饭加上至少4-6份蔬菜(约2-3碗)。
生酮饮食是否适合你需要谨慎决策。在尝试任何新的饮食方式之前,务必咨询专业医师或营养师的建议,确保你的健康不会受到不良影响。请务必记住,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都是不同的,个性化的营养方案是至关重要的。(文章来源:网友『百鬼夜行』)
请注意,内容仅供参考,未经本站核实。对于涉及个人健康的决策,请务必自行研判并结合专业医疗意见。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站长联系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