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在深圳探索积极心理学的更大意义
作为中国积极心理学的领军人物和开拓者,彭凯平教授的名字闪耀着众多荣誉的光环。他不仅担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还曾担任首任系主任,一手重建了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彭凯平教授还是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的理事长、国际积极教育联盟的中国理事以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的执行主席。更令人瞩目的是,他仍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的终身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如今,彭凯平教授的头衔再添一笔,他成为了深圳市积极心理学协会的名誉会长。他告诉记者:“深圳积极心理学协会的建立,是中国积极心理学发展的一大步。”深圳这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为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提供了绝佳的平台。通过深圳市积极心理学协会的运作,理论知识得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公众。
彭凯平教授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好的理论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服务于社会和大众。这也是他愿意担任深圳市积极心理学协会名誉会长的原因。此前,他已经主导成立了北京积极心理学学会,并借助自己在全球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影响力,推动中国的积极心理学机构的发展。
在中国注册国家级研究机构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需要证明其社会和政治影响力以及时间经验。彭凯平教授表示他认同的这一规定,认为再好的意图也需要遵循规矩。
2015年,彭凯平教授联合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最高学术机构成立了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但这仍然主要局限于学术研究的范畴。为了让积极心理学在社会层面发挥作用,需要一个更具社会化的“桥梁”,深圳市积极心理学协会应运而生。
彭凯平教授选择深圳作为新的起点。他认为深圳是中国最具创新和活力的城市,市场化机制最为成熟,是积极心理学社会现实作用的最佳试验场。2016年12月12日,深圳市积极心理学协会正式成立,彭凯平教授担任名誉会长。该协会的特点之一是成立之初就面向社会和公众,致力于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在接受采访时,彭凯平教授表示,他希望通过深圳市积极心理学协会的平台,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并积极实践积极心理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深圳市心理大数据研究院,致力于在心理学领域深耕大数据研究分析,结合北京协会的理论研究与深圳协会的社会实践数据,展现出了强大的研究潜力。
彭凯平教授,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始终坚信理论的实用性。他期望,通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让积极心理学真正走出象牙塔,服务于社会大众,助力中国人从中受益。他强调:“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发展方法可以让我们中国人获得更多幸福感。”
彭凯平教授不仅关注学术领域的研究,更致力于将积极心理学融入社会生活中。他认为,在当下社会巨变的大背景下,民众的心态是否适应这种转变至关重要。他一直在努力推动积极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正能量引导社会正向发展。
深圳市作为高科技发展的中心,拥有众多高科技人才,但他们在人文关怀、心理学知识方面存在缺失。彭凯平教授认为,这种缺失导致他们在生活和心态上遇到问题后无法得到有效咨询和帮助。深圳市积极心理学协会的成立显得尤为重要,它将有助于缓解甚至解决这一现实难点。
彭凯平教授也明确指出,积极心理学并非只关注高科技人才或高收入人群。他认为,积极心理学是面向普罗大众的,特别是在公益精神、对他人的救助关照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方面,更是积极心理学强烈的动机所在。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彭凯平教授和他的团队将更多的精力和应用聚焦于需要被关爱的弱势群体,如农民工、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失独父母等。他们特别强调,在关注高端人群的更要关照这些弱势人群,因为他们非常需要被关怀。这也是深圳市积极心理学协会被定位为一个全方位、开放式平台的原因。
彭凯平教授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向我们透露,他们的目标不仅是关怀高端人群,帮助他们修心、炼心、交心,更是要引导更多的人去帮助那些需要被帮助的弱势群体。对于高端群体而言,参与公益事业和关注弱势群体是获得幸福感和愉悦感的一个重要来源。
深圳,这座被誉为最具创新和活力的城市之一,同样因为工作压力巨大而闻名。彭凯平教授提到,这里一度职工跳楼事件和猝死时有发生,个体的抑郁更是司空见惯。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心理学的引入变得尤为重要,它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幸福指数。
深圳市积极心理学协会的初步目标就是让个体获得幸福指数的提升,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而更为远大的目标,则是希望从关注个体的幸福感开始,汇聚成整个社会的正能量,最终在华南、华中地区形成一个正能量场。彭凯平教授强调,让研究成果能够普及和帮助到社会是一个充满现实意义的目标。而北京市的理论中心已经开始系统化运行,深圳市积极心理学协会则迈出了面向社会性、系统性实践的第一步,这一步骤具有重大意义。
彭凯平教授表示,他们希望这一步能够迈得足够扎实,并且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他认为,长期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对他们自身而言,是一场艰巨、长期而又幸福的旅程。值得注意的是,彭凯平教授个人深信积极心理学不仅使他成为一个学者和专家,更让他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转载自网络,发布此文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此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对于文中陈述的文字和内容,本站未能进行核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鼓励大家分享和各种观点和理念,但请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