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荣耀?谁的毒药?一款手游,一条被奴役之路
王者荣耀:手游狂欢背后的忧虑与挑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游市场日益繁荣。其中,王者荣耀这款手游如一颗璀璨明珠,吸引了众多玩家的目光。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5月,其用户规模已达到惊人的2.01亿人,日均新增用户数达174.8万,收入也达到了令人瞩目的55亿元至60亿元。在这火爆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在杭州、厦门、广州等地,因沉迷王者荣耀而引发的悲剧不断上演。一些未成年人因过度沉迷于游戏,导致学业受损、健康受损,甚至生命垂危。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的荣耀究竟属于玩家还是悲剧的制造者?
张燕(化名)的儿子小磊就是其中一位沉迷游戏的未成年人。原本听话懂事的他,如今却深陷游戏中无法自拔。每天回家就紧握着手机,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在游戏世界里厮杀。张燕担心这样下去,不仅儿子的学习会受到影响,健康也会受到威胁。
王者荣耀的用户年龄分布显示,12岁和13至17岁的用户群体高达20%,未成年玩家比例不容忽视。尽管腾讯公司在回应媒体时表示这些数据仅代表通过浏览器检索“王者荣耀”的用户的年龄结构,但不可否认的是,王者荣耀已经成为未成年人娱乐生活的一部分。
面对社会各界的质疑,腾讯公司推出了号称“史上最严”的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这一系统却在上线当天就遭到破解。使用成人身份证、购买成人账号等方法,均可以绕开防沉迷系统。一些商家甚至通过技术手段破解了防沉迷系统,将账号中的未成年人身份信息直接改为成年人身份信息。
这些破解行为让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也让家长们和老师们感到极度反感。原本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措施,却成为了商家牟利的工具。王者荣耀的火爆背后,不仅仅是一系列数据的增长,更是对游戏产业责任与道德底线的考验。
的猛烈抨击、腾讯股价的下跌,都是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手游市场火爆的背后,需要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我们期待的不仅仅是一款让人愉悦的游戏,更是一个健康、绿色的游戏环境。
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让手机成为“黑网吧”甚至“”,不能让孩子们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我们需要的是共同的努力和协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游戏环境。王者荣耀的荣耀,应该属于那些理性、健康的玩家,而不是那些沉迷于游戏、忽视生活的玩家。张燕提出,尽管游戏需要进行实名认证,但仅仅输入一个身份证号码,难以确切知道背后真正玩游戏的人是谁。现在的孩子们智慧过人,总能找到应对之策。
关于防沉迷系统存在的漏洞,王者荣耀平台负责人也在采访中坦言,实现完全实名认证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前提是需要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准确且真实。一些网友建议通过摄像头确认身份证持有者和用户是同一人,但从技术和用户隐私保护的角度来看,这一做法存在很大的挑战。
谈及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的吸引力,不得不提那些充满暴利的皮肤。赵寒,这位化名25岁的年轻人表示,尽管他是王者荣耀的用户之一,看到中国有这么多玩家,尤其是小学生群体,他对这款游戏的发展方向表示担忧。王者荣耀巧妙地以名著和神话中的人物为原型推出角色,如赵云、曹操、武则天、项羽等,并围绕这些角色推出各式各样的皮肤。而这些皮肤恰恰成为游戏的主要盈利点之一,特别受到小学生的狂热喜爱。
在王者荣耀的世界里,货币分为金币、钻石和点券三种。前两者可以通过游戏经验积累,而点券则需要人民币兑换。游戏中可以购买的包括英雄、铭文和皮肤,其中大部分皮肤需要付费购买。这些皮肤根据人物类型和功能的不同,价格从28元到288元不等。游戏还会为玩家设置各种任务,玩家必须完成这些任务才能提升等级。其中一项任务就是与好友之间互赠皮肤,这种互动机制进一步增强了玩家对皮肤的购买欲望和游戏的黏性。
尽管存在诸多争议和担忧,但王者荣耀依然凭借其独特的游戏机制和盈利模式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面对这样的问题和挑战,游戏公司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避免他们过度沉迷于游戏世界。也需要引导孩子们正确对待游戏和消费行为,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乐趣的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