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础研究为生物技术创新提供原动力
基础研究是推动生物技术创新的关键引擎和源头活水。近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科兴)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简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携手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疫苗和药物研发等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
根据协议内容,科兴将投入5000万元资金,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共建“前沿技术与新型疫苗药物”联合实验室。这一举措旨在推进联合项目的成果转化,并设立“科兴生命医学奖”,以鼓励和支援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优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在生物领域的深入研究。
科兴董事长、总裁兼CEO尹卫东表示,此次合作将依托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在蛋白质结构研究等领域的基础科研优势,结合科兴在疫苗研制和产业化方面的实力,共同推进研发协同和技术融合。科兴首席运营官、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强也强调,基础研究对于生物技术创新具有引领作用,为产品开发和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过去,科兴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合作了多种小RNA病毒的结构,这些成果对科兴疫苗的质量控制及工艺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在2014年,双方及牛津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合作,从三维结构角度深入了甲肝病毒的进化关系,为抗肝炎病物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
有了这些基础研究的支撑,科兴正稳步开展多种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包括EV71疫苗、CA16疫苗等,并致力于新冠广谱疫苗的开发。高强认为,基础研究是做好原创产品的基石,对于疫苗和药品研发至关重要。若没有基础研究,我们将无法了解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信息和蛋白质结构等重要信息,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将无从谈起。
目前,科兴正积极加速产学研布局。除了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合作外,科兴还无偿援建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细胞试验中心实验室,并与香港中文大学达成联合组建P3级生物实验室的意向协定。科兴还宣布未来5年将投入100亿元支持生物医药领域的基础研究、创新研发及产业化落地。这100亿元将主要用于两大方面:一是与生物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二是与公共卫生相关的技术研究。高强表示,这一投入是为了更好地支持疫苗研发和制造的相关性技术。
科兴正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等方式,不断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我们期待科兴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性成果,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将基础研究转化为产品,无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这好比是把一粒粒珍珠点状的科学研究成果,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项链一个实际的产品。高强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指出单纯的点状科学研究,难以独立形成产品,需要多方协作,将多个研究成果组合起来。
科兴的未来投资计划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他们投入的一百亿元,不仅是对基础研究的重视,更是对研究转化的重视。他们明白,短期之内可能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个医药产品的诞生,往往需要5到10年的精心研发和严格的市场测试。他们更看重的是长期效应。这种对基础科研的投入,不仅能够推动科学家们的积极研究,更能激励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如何将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实际产品。
这种策略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远见。他们希望这种投资能够形成一种桥梁,让基础研究更贴近市场,更贴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他们希望科学家们在做研究的时候,不仅仅考虑科学的纯粹性,也要思考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对社会有实际贡献的产品。这样的投资不仅有助于推动科学的进步,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是一种具有长远眼光的策略,值得我们期待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