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是林木、竹类以及其他林区范围内生长的植物和动物,以及林地资源(包括水资源)的总称。这种资源在狭义的范围内主要指的是以乔木为主体的森林植物。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来源,也是社会文化福利和环境保护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变动不仅影响当地生态,更对全球生物圈产生深远影响。
森林资源的特点在于其再生性,它是一种可以更新的资源。只要合理经营利用,森林资源就可以实现永续利用。森林的生长也依赖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其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有活立木蓄积量的影响。森林的经营集约程度也会影响其生产力。
世界森林资源统计显示,全球森林面积约为28亿公顷,覆盖率为22%。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森林分布极为不均,人均占有的森林面积差异巨大。世界森林正在以每年1800-20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尤其以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减少速度最快。
中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中国林业用地面积达到26713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占据一定比例。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单位面积蓄积量以及人均占有森林资源水平虽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森林植物种类丰富,木本植物中的乔木树种有上千种。中国还有丰富的竹子资源,约占亚洲竹子总属数的70%。
中国的森林地区分布不均衡,东南部多而西北部少。不同省份的森林覆盖率差异显著,如台湾省的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其他省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尤其是黑龙江,是中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承担着全国木材生产任务的1/3以上。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甘肃的部分地区,也拥有大量森林资源。这些地区大多地处河流上游,以国有林为主,原始林较为集中。这里还分布着暗针叶林、云南松林等。这些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产生活资料,也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森林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珍惜和保护。通过合理的管理和可持续的利用,我们可以确保森林资源长久地造福人类。中国森林资源概览
从东南的丘陵山地到华北的平原,中国幅员辽阔,森林资源丰富多样。这些森林资源不仅是我们的绿色财富,更是生态安全的保障。
在东南、华南的丘陵山地,包括浙江、安徽等省,马尾松、杉木及多种阔叶树共同构建了一片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世界。这里还有众多的经济林和竹林,构成了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尽管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7.9%,由于人口稠密,人均森林资源相对不足。
来到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等地,森林资源的稀缺更是显而易见。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低于毫米,使得乔木林难以生长。这里是中国森林资源最少的地区,森林覆盖率仅为1.4%。
华北、中原及长江、黄河下游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河北、河南等省份,森林覆盖率虽然达到了7.0%,但人均森林资源同样有限。
随着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断加深,森林资源计量评价也日渐重要。这包括对森林资源的物质估计,即森林资源调查,运用数理统计和遥感技术等手段掌握森林资源的数据;对森林资源的价值估计,即森林评价,解决经济上和法律上的相关问题;还有对森林公益效用价值的计量评价,从环境和生态效益的角度去衡量。
全球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利用经历了四个阶段:毁林开荒、单纯取材、保护森林和节约利用、集约经营和综合利用。当前,世界森林资源正面临严峻挑战。天然林在地球上的迅速下降,生物物种的灭绝,都强调了加强森林的培育、保护、利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作为一个森林资源大国,同样面临着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和计量评价我们的森林资源,以科学的方法利用和保护,确保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绿色的家园。参考文章中国森林资源、地理森林资源资产核算与生态安全,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理解和这一话题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