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传统医药日 看看那些传奇的国宝中药

生活常识 2025-04-26 23:30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每年10月22日,全球各地都会庆祝世界传统医药日,这一节日起源于1991年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当时4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一致决定将这一大会的开幕日定为这一节日。这一决定彰显了传统医药在全球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传统医药,尤其是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医的诊法、针灸、正骨疗法等,以及同仁堂、胡庆余堂等中药文化都位列其中。尤其是那些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药,如龟龄集、片仔癀等,都是我国传统医药中的珍宝。它们的历史悠久,药效显著,是我们应当珍视的国宝。

龟龄集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有着470年的历史,被誉为“补王”,被《中国长寿大辞典》列为内服药之首。其药效广泛,对于男子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肾精空虚导致的不育,以及女子阳虚导致的崩漏、宫寒不孕和行经腹痛等都有显著疗效。它的制作技艺复杂精细,需要遵循古法炮制,才能达到最佳药效。

龟龄集的历史背景十分传奇。据说它起源于明朝嘉靖皇帝,当时嘉靖皇帝寻求长生不老,服用了根据道家秘方制作的龟龄集,身体逐渐强健,并连得八子。这个故事赋予了龟龄集神秘的色彩。龟龄集之所以能成为古代著名药方并被历代皇帝视为养生佳品,其独特的理论、药物组成和配比功不可没。它的药物成分涵盖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动物,以及植物的各个部分,能够补肾健脾,且补而不燥。

在现代,龟龄集仍被广大民众所信赖。其独特的炮制技艺和药效使其远销东南亚,并在上世纪创下了外销纪录。山西太谷的龟龄集车间,曾一年的产值就达1000万元。许多外国领导人也曾到访山西购买龟龄集,验证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传统医药是我国文化的瑰宝,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传承。像龟龄集这样的国宝,不仅代表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智慧,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我们应该珍视这些传统医药,传承其独特的制作技艺,让它们继续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根据广誉远的大事记,我们了解到,在遥远的1986年,中国的南极科考队带着龟龄集赴南极乔治王岛进行科学考察。为了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科学家们都会服用一些龟龄集。每当他们感到体力不支时,服用后体力和精神就会得到显著的恢复。

龟龄集不仅仅是一剂普通的药物,它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起到“充电”的作用。刘兴志教授曾经分享过一个病例,一个事业成功的40多岁男性,虽然事业成功但长期精神状态很差,服用龟龄集后竟然焕发了精神,感觉像充满了活力。服用龟龄集一定要针对特定的症状,比如肾阳不足、气虚等。相反,体内有实火或阴虚内热的人则不适合服用。

接下来,让我们聚焦于另一款历史悠久的药物“潘高寿”。潘高寿的治咳化痰历史已经长达123年。其清热化痰止咳的效果显著,尤其针对感冒和支气管炎等痰热阻肺证,如咳嗽、痰黏或黄痰等症状。作为非处方药,一般在药店都能找到它。

有句话说得好,“北有同仁堂,南有潘高寿”,这足以证明潘高寿在中医界的崇高地位。潘高寿的第五代传承人卢其福近年来致力于整理广州的“非遗”志,曾多次前往潘高寿的发源地开平县其传奇故事。

潘高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0年,当时广东开平人潘百世和潘应世在广州高第街开设了名为“长春洞”的药铺。潘氏兄弟以“长春洞潘高寿”为药店的标识,其中的“潘”字与“攀”字谐音,寓意着“长春不老,益寿延年”。真正的腾飞发展是在潘应世四子潘郁生的手中实现的。面对辛亥革命后西医对传统中医药的强烈冲击,潘郁生决心创制新药。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使得人们容易患上伤风咳嗽,而当时市面上的治咳药效果并不显著。潘郁生针对这一需求,研发出了潘高寿药品,成为一代传奇。

上一篇:潘源良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