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金扫帚奖(金扫帚被批哗众取宠滥用职权
金扫帚奖:从哗众取宠到真实批判的
或许在大众的眼中,金扫帚奖的初衷是批评与激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奖项的实际意义似乎更多地偏向于哗众取宠与滥用职权。回想起王宝强欣然接受这一“光荣”奖项的那一刻,仿佛暗示着这个奖项正逐渐失去其真正的价值。如今,除了对流量明星参演的烂片进行无休止的批评和抹黑,我们似乎看不到这个奖项的任何实质性内容。
说到金扫帚奖的本质,其实更接近于一场利用流量明星热度的游戏。通过批评和抹黑流量明星,这个奖项成功地为自己赢得了热度。更为讽刺的是,它原本就是一个由某些“大编剧、大导演”按照自己的心意颁发的“野奖”。流量明星是否选择参演某部影视剧,很多时候并非他们的决定。金扫帚奖却无限放大这些参与过的影视剧的缺点,强行抹黑。与其说是在批评影片本身,不如说是在借批评之名公报私仇。
今年的金扫帚奖榜单已经揭晓,上榜的影片包括《喜宝》、《荞麦疯长》、《月半爱丽丝》等知名影片。除了电影《荞麦疯长》的制片人来到现场领奖外,其余获奖人员并未现身领奖现场。或许是觉得尴尬、丢脸或是觉得无聊,今年的颁奖礼现场显得有些冷清。最令人失望影片、导演、女演员以及男演员等核心奖项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喜宝》、《荞麦疯长》、《月半爱丽丝》荣获最令人失望影片大奖;郭敬明与徐展雄获得最令人失望导演奖;郭采洁因在《喜宝》与《冷血狂宴》中的表现获得最令人失望女演员奖;而李现和黄景瑜则因在多部影片中的表现获得最令人失望男演员奖。阳、梁璐璐因编写《喜宝》而获得最令人失望编剧奖;而最令人失望流媒体影片则是《孙悟空大战盘丝洞》。
那么,金扫帚奖究竟是什么呢?它是由《青年电影手册》主办发起的华语电影史上首个为年度最差影片颁发的奖项。这个奖项由网友和独立影评人参与评选,从电影文本出发,以专业的立场和独立的身份,通过电影批判来影响电影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奖项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更多地成为了一场哗众取宠的游戏。尽管它的初衷可能是为了鞭策中国电影不断进步,但现在的金扫帚奖似乎已经背离了这一初衷。
金扫帚奖已经从最初的批评与激励转变为了一场滥用职权、哗众取宠的闹剧。虽然它仍然试图通过批评和抹黑来为自己赢得热度,但已经失去了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希望在未来,这个奖项能够回归其初心,真正起到鞭策中国电影进步的作用。金扫帚奖:华语电影的鞭策与反思
在华语电影界,有一个独特的奖项以其独特的评选方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那就是由《青年电影手册》主办发起的金扫帚奖。这个奖项不同于其他电影奖项,它专门表彰为年度最差影片颁发奖项,以此鞭策中国电影不断前行。
金扫帚奖的评选流程体现了其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据金扫帚奖创办人、《青年电影手册》主编程青松介绍,所有奖项均经由《青年电影手册》部提供初选入围名单。评选结果由两轮投票产生,第一轮投票由网络投票完成,产生提名名单,第二轮投票则由专业人士和影评人从提名名单中实名投票产生各个奖项的归属。这样的流程确保了评选的公正性,也赋予了奖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从金扫帚奖的评委构成也可以看出其专业和严谨。从第二届的金扫帚奖评委包括影评人孙孟晋、郝建、杨早、叶匡政、史航和韩松落等,到第三届、第四届评委的陆续加入,他们都是电影行业的专业人士和资深影评人,他们的参与使得金扫帚奖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金扫帚奖的主要奖项包括“最令人失望影片”、“最令人失望导演”、“最令人失望男演员”、“最令人失望女演员”。这些奖项的设置旨在从多个角度对电影进行反思和评估,帮助电影行业找出问题,进而改进和提高。
最近的第12届中国电影金扫帚奖的名单公布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荞麦疯长》、《喜宝》和《月半爱丽丝》等影片被评为最令人失望影片。这些影片在播出前宣传效果不俗,但播出后却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批评和讨论。尤其是郭采洁主演的电影《喜宝》,被批评剧情魔改严重,全片立意不清,让许多观众感到摸不着头脑。
金扫帚奖作为一个以批评影响创造、激励鞭策中国电影进步设立的奖项,它的存在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发声的平台,也为电影行业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改进的机会。希望在未来,华语电影能够在这样的鞭策下不断进步,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金扫帚奖不仅仅是对年度最差影片的评选,更是对整个华语电影行业的反思和鞭策。希望通过这样的奖项,能够推动中国电影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加精彩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