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严禁举债储备土地 (2)

生活常识 2025-04-22 02:02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一、严格禁止举债储备土地的新规解读

随着财政部在2022年10月的明确指示,举债储备土地的行为被严格禁止。这一规定,像一阵清风,扫除了土地市场上的某些不规范现象。

过去,一些地方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这种做法不仅扭曲了土地市场的真实情况,也增加了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为此,财政部的新政出招,强调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严禁通过违规操作来掩盖财政缺口。

紧急叫停地方平台公司兜底购地的行为,更是体现了政策制定者的决心和敏锐。针对部分地区由国企或城投公司兜底拿地的现象,这种做法的隐患已然显现,容易滋生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为此,财政部及时发文叫停,确保土地市场的健康运行。

二、土地储备专项债的重启与新的监管策略

时间走到2025年,土地储备专项债的重启,伴随着新的监管调整。允许地方统筹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性住房项目,这是政策制定者根据当前土地市场状况作出的灵活调整。但这一操作并非随意而为,需优先处置存量闲置土地,且新增储备项目必须严格纳入土地储备计划。

资金使用方面,监管更加严格。专项债券资金仅限纳入名录的土地储备机构使用,实行专款专用、封闭管理,不得用于其他非土地储备项目。项目需满足融资收益平衡要求,禁止将储备土地预期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防止通过虚假项目套取资金。

为了防止“资金空转”风险,新规明确严禁通过专项债资金循环套取土地出让收入。地方在发债前,必须严格审核项目的合规性及风险,确保资金的真实、合规使用。

三、政策的延续性与监管框架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的这一系列政策并非一时之举,而是具有长期性和延续性的。从2017年明确禁止将储备土地注入融资平台公司或作为偿债担保,到2022年的进一步收紧国企购地等虚增收入行为,再到2025年重启专项债时的严控违规举债核心,这一系列动作确保了土地储备与债务风险的可控。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不仅体现了对土地市场的理解和精准把控,也展示了其对于规范土地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坚定决心。在未来,我们期待这一政策能够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