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盘点 天津博物馆十大文物

生活常识 2025-04-21 22:27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览无余,展示了天津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物收藏。以下是这些宝藏的详细介绍:

隋白釉龙柄联腹传瓶引人注目,作为中国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这件国宝级文物代表了隋代白瓷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其造型新颖别致,连腹设计,双平底刻有铭文,展现出隋代瓷器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寒切帖》作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是唐代的摹本,展现了王羲之草书的浓纤折衷、骨肉和畅。此帖虽纸面墨色磨损,但仍不失其悠焕自然的艺术魅力。

太保鼎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其造型独特,纹饰优美,铸造工艺精湛。作为“梁山七器”之一,太保鼎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极高,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夔纹铜禁是西周前期的承尊器,是贵族在祭祀、宴飨时摆放酒器的几案。此禁整体呈扁平立体长方形,四周都饰有精美的夔纹,是中国出土的铜禁中形体最大的一件。

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是一件诗、书、画合璧的彩瓷艺术珍品,造型高雅端庄,构图精美,色彩艳丽。瓶上的芍药雉鸡寓意金鸡富贵,形态栩栩如生,极其罕见。

“行气铭”玉饰是战国时期玉器中的精品,制作技巧精湛,所刻的篆书文字及优美流畅的文体在历代古玉文中首屈一指。其铭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有关气功的记录,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的早期文献。

《万笏朝天图》是清代佚名作品,描绘了乾隆南巡至苏州的盛况,让我们对历史事件有了更直观的印象。这幅长卷不仅是一幅历史风情画,也是我国古代历史风俗画长卷的杰作。还有元青玉翼龙纹双耳壶和楚王鼎等文物也是天津博物馆的珍贵收藏。

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让我们在欣赏的更加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雪景寒林图》:

《雪景寒林图》是北宋画家范宽的杰作,是一幅水墨绢本画。这幅画作曾经是清宫的珍藏,但后来流失宫外,直至1981年由张叔诚先生捐献给天津博物馆,得以重新展现于世。此图描绘了北方冬日山川雪后的壮美景象,尺寸巨大,纵达193.5厘米,横160.3厘米。整幅画作布局有序,笔墨质朴厚重,展现了范宽独特的画风。画家运用“抢笔”笔法,通过密点攒簇和短条子的笔道,刻画出山石的质感,使得画面浑厚滋润,沉着典雅。这幅作品被公认为是范宽的杰作,也是现存于大陆的唯一的范宽作品,是一件国宝级文物,让人观之动容。

《元青玉翼龙纹双耳壶》:

这是一件元代的宫廷玉器元青玉翼龙纹双耳壶,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这件玉壶高15.5厘米,底径5.3厘米,由青玉雕琢而成,呈现出椭圆体的造型。器表面褐色斑缕交织,更显古朴典雅。壶身通体琢制六层纹饰,雕缋满眼,布局叠罗渐递,层次分明。此玉器造型端正稳重,纹饰茂美精细,刀法劲放有力。整件作品典雅高贵,堪称元代宫廷享用玉器中的珍品,至今尚未见到与之比肩的作品。

《楚王鼎》:

楚王鼎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重要青铜器,于1933年在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楚王墓出土。现藏于天津博物馆。鼎在殷周时期不仅是炊器、盛食器,更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最重要的礼器之一。楚王鼎是该时期的一件重要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天津博物馆馆藏的战国楚王鼎通高53厘米,口径45.5厘米,腹围达148厘米,铭文丰富,共有六十字。同一形制、相同大小、铭文一样的楚王鼎有两件,另一件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鼎被誉为“南北楚器之冠”,是这批楚器中形体较大、铭文较多的一件重要文物。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