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产生的常见疾病,其典型特征在于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患者常常表现出多饮、多尿、食欲旺盛,却体重逐渐下降等症状。如果未能得到适当的治疗,糖尿病将对身体的多个系统造成损害。
在糖尿病的两大类型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青少年阶段,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缺乏,患者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以维持生命。而2型糖尿病则更多见于中年及以后的人群。尽管他们的胰岛素分泌量可能并不低,甚至有时偏高,但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即出现了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β细胞释放的降血糖激素,对于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当身体出现胰岛素抵抗时,肌肉、脂肪等组织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产生抵抗,导致血糖无法被正常利用。
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可能占据90%以上,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针对糖尿病的药物治疗需要侧重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保护β细胞功能。为此,必须选择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增敏剂能够增强身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让自身的胰岛素“复活”,充分发挥作用。通过这一机制,血糖能够被机体组织细胞重新摄取和利用,使血糖水平降低,实现长期稳定和全面的血糖控制,让人们能够长久地利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为前提。患者应避免摄入糖分和含糖食物,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适量增加高纤维和淀粉质食物。进食时应该少食多餐。运动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部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全身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避免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才能达到长期有效控制血糖的目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综合治疗是关键。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