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打盹不是病 养生保健很重要
夏日午后,阳光洒落,许多辛勤工作的上班族不可避免地感到困倦,工作效率下降。你有哪些方法能为自己提振精神,驱散疲惫呢?
午后时分,往往不经意间就会开始眼皮沉重。这是因为血液集中到消化器官,或是空调环境不佳、室温过高等原因,导致大脑氧气供应不足。即使你竭尽全力想要保持清醒,瞌睡虫仍然毫不留情地袭来。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体的阴阳平衡是保持清醒与睡眠的关键。阴在内,如同守护能量的仓库;阳在外,则像是能量的表现。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毛孔张开,汗液容易排出,体内的阴液随之减少。由于“血汗同源”,心主血脉,过多的汗出容易导致心神受伤。一旦心神受损,就容易产生困倦。
夏季的另一个特点是暑热夹湿。湿气侵袭人体,容易困遏清阳,使人感到头重脚轻,昏昏欲睡。如果湿邪再与寒邪结合,困顿感会更加严重。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中医建议我们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来提神解乏,达到保健的效果。以下是三个重要的穴位:百会穴、太阳穴和风池穴。
1.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交会之处。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持续3. 按摩次数可根据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
2.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按摩此处不仅可以帮助提神,还可以缓解头痛。用双手拇指或食指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按摩这个穴位。
3. 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这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除了可以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特别适合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保持身体正直,用拇指环形转动按揉穴位,可感到明显的酸胀感。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我们不仅容易冒汗,还容易感到困倦。通过按摩这些穴位,我们可以提解困提神,还能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不妨尝试一下,让夏日的午后不再困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