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长倒刺是因为缺维生素吗
冬天,手指长倒刺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手部的美观,还可能引发皮肤炎症。一不小心撕掉倒刺,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创口,增加感染的风险,甚至导致甲沟炎等并发症。
很多人误以为手指长倒刺是因为缺乏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于是大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B族的食物,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事实上,手指长倒刺大多数都和缺乏维生素无关,而是由于物理摩擦或洗手过多导致的。冬天虽然天气干燥,但只要注意保养,倒刺也是可以避免的。
那么,如何预防手指长倒刺呢?我们要了解倒刺的成因。倒刺,学名叫逆剥,主要是角质层过于干燥而发生分离导致的。角质层表面有一层皮脂,是皮肤的天然保湿剂。如果皮肤干燥,或用肥皂、洗涤剂等洗手,会除去皮肤表面的皮脂,使角质层失去保护,容易出现干燥和剥离。
为了预防倒刺的发生,我们应注意均衡营养,多吃豆类、胡萝卜、鸡蛋、花生、核桃和蔬菜、水果等。经常搓搓双手,可以帮助手部血液循环,促进皮脂腺的分泌。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洗涤剂,并在洗手后即刻涂抹护手霜,保护湿润的角质层。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甘油溶液在空气特别干燥时反而会吸取皮肤水分,起不到保湿作用。
那么,如果不幸长了倒刺应该如何处理呢?很多人会忍不住想撕掉它,但这样做往往会越撕越大,越撕越深,容易引起创口扩大、流血、感染,甚至引发甲沟炎。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40度左右的温水泡手5分钟,使指甲及周围的皮肤变得柔软。然后使用锋利且清洁的指甲刀从倒刺根部整齐地剪掉。为避免感染,应事先用酒精给指甲消毒。处理后,最好涂抹一层护手霜,再用含维生素E的护肤品按摩指甲四周,以减小长倒刺的几率。
手指长倒刺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注意保养和处理,就可以避免其带来的困扰。在冬天这个特殊的季节里,我们更应该关注手部的保养,让双手保持健康、柔软、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