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爱眼护眼知识应成重要一课
随着各地中小学全面复课,孩子们再次迎来了紧张而有序的线下学习。新学期,新起点,然而伴随着孩子们重返校园的,还有家长们深深的担忧孩子们的视力问题。近视已经成为当代儿童青少年的一个公共卫生难题,防控近视的工作任重道远。
早在几年前,国家便意识到了近视问题的严重性,为此,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出台了防控儿童近视的实施方案。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多方协同、全社会参与的近视防控模式。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十五部门更是联手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有所下降。
新冠疫情期间,随着学生们居家上网课的时间增多,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的增加,近视的发生率有所回升。新学期伊始,爱眼护眼知识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近视呢?家长们需要警惕一些迹象:孩子看东西时离得很近,喜欢眯眼、皱眉、歪头、仰头看东西,写作业时写字不整齐等。一旦发现这些迹象,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底、眼轴、屈光度数等项目的检查,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和假性近视。一旦确诊为真性近视,应积极进行矫正并加强防控工作。
那么,如何预防孩子近视呢?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是最有效的近视预防手段。控制用眼时间和距离也是关键。3至6岁的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每次不超过15分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也很重要。除此之外,还要督促孩子养成远眺的习惯,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应远眺至少20秒。合理饮食和充足的睡眠也是保护孩子视力的关键因素。
近视防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了家长和孩子的努力,学校也应加强眼健康教育的普及,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眼睛健康护航,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也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和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