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爱更容易使物种把好的基因变化遗传下去
为何许多物种会选择两情相悦的繁殖方式,尽管无性繁殖具有诸多优势?这一谜题终于被一项新的研究所解开。
美国的科学家们发现,交配对于物种而言,似乎更有利于将优良的基因变化遗传下去,同时将不利的基因淘汰。这种现象,尤其在对果蝇的一项实验中得到了明显的验证。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莱斯博士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当他眺望窗外时,几乎无一例外的生物都是通过交配进行繁殖的。为何如此?尽管无性繁殖在理论上具有许多优势,如有性生殖更快速,能够克隆自己,并且父辈的基因能够百分之百地传给后代,使有益基因得以代代相传。但莱斯博士发现,有性繁殖在实际的生物进化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为了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莱斯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长期的实验。他们跟踪了34组果蝇中的一种有益基因变异。其中一半的果蝇通过基因重组进行繁殖,而另一半则不通过。研究者们追踪了这个基因变异在一代又一代中的传递,一直跟踪到第10代。
结果发现,基因重组的果蝇在遗传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起初,两种果蝇向后代传递这个基因变异的比率是相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有益的基因在基因重组的果蝇中逐渐增多,而在非基因重组的果蝇中却没有明显增加。
莱斯博士表示,基因重组不仅使有性繁殖的物种能够更快地累积有益的基因变异,而且也能更快地淘汰不利的基因变异。通过这种方法,物种的适应性得以改善。因为基因重组能够使物种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从而更容易适应新的生存环境。
这一发现为理解生物繁殖方式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尽管无性繁殖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交配似乎能够提供更强大的进化力量,帮助物种在面对挑战时更好地适应和生存。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了一期的《科学》杂志上,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对于性在生物繁殖中的角色,科学家们仍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将继续深入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