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灸是怎么回事?如何处理晕灸?

生活常识 2025-04-16 07:34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揭示晕灸的神秘面纱:原因、预防与处理

晕灸,这一针灸过程中罕见的不良反应,虽然大多表现为轻症,但亦有严重者需引起注意。其临床表现与晕针相似,都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并妥善处理。

关于晕灸的机理,它并非简单的休克,而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强烈的刺灸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血管扩张,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晕灸的原因多种多样。《标幽赋》中提到“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常见原因包括:

1. 体质原因:体质虚弱、精神过于紧张、饥饿、疲劳等,特别是那些体质过敏、血管神经机能不稳定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晕灸。

2. 刺激原因:穴位的刺激过强也可能导致晕灸。何种刺激算过强难以度量,但艾灸是较为常见的引发晕灸的手段。

3. 体位原因:正坐位或直立施灸时,晕灸的发生率较高。

4. 环境原因:诊室的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能促使晕灸的发生,如在气压低、闷热的季节,室内空气混浊、声浪喧杂等情况。

如何预防艾灸时的晕针呢?我们可以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入手:

心理预防:

对于有猜疑、恐惧心理的患者,施灸前要详细解释针灸的具体方法、可能出现的针灸感觉、程度和传导途径等,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还可以通过松弛训练、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帮助患者放松,避免晕针等不良反应。

生理预防:

对于饥饿的患者,宜在施灸前适当进食;对于过度疲劳者,应令其休息至体力基本恢复。特别对于有晕针或晕灸史的患者,最好采取侧卧位进行简化穴位、减轻刺激量的方式。在施灸过程中,一旦患者有先兆晕灸症状,应立即处理。灸疗结束后,患者应在诊室休息5~10分钟后再离开,以防延迟性晕灸。

让我们深入理解晕灸的奥秘,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妥善处理,确保针灸治疗的安全有效。

上一篇:中秋节后养生常识 多喝粥汤白开水!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