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毒不过秋蚊子 秋季防蚊大招
秋天,那原本浪漫的时节,却被一种名为“毒蚊子”的小生物搅得人们不得安宁。雌蚊子为了繁衍后代,秋季会大量吸食血液,因此秋天的蚊子显得尤为凶猛。这些被冠以“毒蚊”称号的白纹伊蚊和三带喙库蚊,一旦叮咬,就会让人奇痒难忍,皮肤上立马出现红包,抓挠反而加重。
那么,如何在秋季做好防蚊工作呢?我们要从源头上杜绝蚊子的滋生。水是蚊子的孳生地,因此及时清理家中的积水是防蚊的重要一环。无论是盆罐里的积水还是种养花草的容器,都要及时清理。洗完澡后也要及时清理地面,不给蚊子留下任何生存的机会。
我们可以使用各种防蚊工具。物理方法如蚊帐、蚊拍和捕蚊灯等是最安全的选择。蚊香、气雾剂、驱避剂等化学工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在防蚊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屋内的阴暗潮湿处,如墙角、天花板、床底等地方喷洒杀虫剂,蚊子往往喜欢躲在这些地方。
我们可以在卧室放置揭盖的清凉油和风油精,或者摆放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如夜来香、茉莉花等,这些气味可以驱赶蚊子。生吃大蒜、口服维生素B也能产生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
如果不幸被毒蚊子叮咬,我们可以外涂具有抗过敏药效的药物,如蜈黛软膏等。被叮咬后不要抓挠,以免皮肤破损。如果皮肤出现破损、有水疱等情况,可以使用皮炎平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秋季,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需要防蚊。儿童和老人是蚊子攻击的主要目标。儿童因为好动、代谢旺盛,更容易吸引蚊子。临床数据显示,乙脑病例大多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因此儿童防蚊时应特别留意乙脑症状。而老年人因为呼出的二氧化碳较多,晨练或晚练时最容易被叮咬。因此傍晚时避免在树荫、草丛等蚊子出没频繁的地方长时间逗留。如果被蚊虫叮咬后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采用针对性的强效抗炎药物,以免引起伤口感染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