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学院校歌「百色学院校歌谁作词」
在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崔译文因其英勇行为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模范”。不久,“中国好人榜”名单发布,桂林旅游学院的90后大学生李凌志同样因见义勇为光荣上榜。而在百色学院,学生黄兰宇两次救下落水女子,成为了人们传颂的佳话。这三位年轻人在具有悠久革命传统的红色城市生活和学习,他们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坚定了理想信念,更坚定了他们的道德勇气。
随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广西各高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讲述生动的百年党史故事,引导师生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
在桂林市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广西师范大学的师生们重温入党誓词,感受革命精神的洗礼。他们站在这片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土地上,更能体会到当年战役的惨烈和烈士们信仰的坚定。而发生在桂北一带的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最壮烈的一战。广西各高校积极利用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师生赴战场遗址,深入了解红军浴血奋战的历史,追寻红色记忆。
广西有98个县(市、区)被列入革命老区范围,红色遗迹遍布各地。这些红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教材。广西各高校积极引导师生踏寻红色足迹,瞻仰历史遗存,身临其境地重温党史,感受革命精神。他们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等教育基地,深入了解延安精神的意义。这些活动旨在让师生从革命传统中汲取营养,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老一辈人的故事入耳、入脑、入心,激发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除了实地参观,广西各高校还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他们将党史融入思政课程,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用活红色资源,锻铸理想信念。广西民族大学开设了多门选修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史学习紧密结合,让青年学子在党史精神熏陶下铸魂立心。桂林理工大学将红色人物、红色文化等重要史料整理融入思政教材,深受大学生欢迎。
为了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果,广西各高校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他们以实际行动为社会解难题、为师生办实事,为党史学习教育写下生动注脚。比如,在百坭村,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帮助开办了一所幼儿园,实现了“时代楷模”黄文秀生前的愿望。
广西各高校通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师生们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他们以实际行动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果,为党史学习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积极行动,参与百坭村的文秀幼儿园建设。学校发挥自身优势,聚焦解决幼儿园在师资力量、园务管理以及教学设备上的短板和难题。他们的努力,不仅让文秀幼儿园焕发出新的生机,更是对黄文秀同志遗愿的深切响应,以实际行动呵护着祖国的花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党委书记樊正强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文秀幼儿园办出特色,完成黄文秀同志的遗愿,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这种深情厚谊,展现了学校对于教育事业和乡村振兴的坚定承诺。
桂林旅游学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仅汲取智慧力量,更将党史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学院开展的“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了师生面临的急难问题。例如,针对张靖函同学的特殊情况,学院党委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了精准的接待和帮扶方案,不仅免收了她的学费和住宿费,更在学习和生活上为母女俩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和关怀。学院学生的党支部更是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关爱和担当。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引领学生通过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该校的实践团深入灵川县江头村,利用科技手段对村里的古建筑和周边环境进行建模存档,成功再现了村庄的整体布局和建筑风貌,为廉政教育提供了永久的载体和内涵。
这一系列行动,不仅展现了高校的社会责任和服务意识,更是对乡村振兴的深刻贡献。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史力行的精神,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了榜样,展现了青年力量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这样的行动和贡献,我们流产网深感敬佩,并希望大家能从他们的努力中受到启发,共同为乡村振兴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