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剖腹伤口后巧护理,避免二次伤害
新妈咪在经历剖宫产分娩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伤口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在产后恢复期间需要特别呵护。针对产后伤口护理的重要性,新妈咪必须高度重视,避免二次伤害。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建议:
新妈咪应尽量早下床活动。不要因为伤口疼痛而拒绝运动。在体力允许的范围内,及早下床活动有助于增强肠道蠕动功能,促进子宫复位。还可以预防肠粘连、血栓性静脉炎、下肢血栓等疾病的发生。在下床时,新妈咪应先侧卧,用手支撑身体起床,避免直接用腹部力量坐起。在咳嗽、大笑、打喷嚏及下床之前,一定要用手及束腹带固定伤口,以免伤口崩开。
新妈咪要尽量少用止痛药物。术后药作用消失后,伤口疼痛开始恢复。为了保证良好的休息和尽快恢复体力,新妈咪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止痛药物。但之后应尽量忍耐,减少药物使用,以免影响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每天轻轻按摩伤口3-5分钟,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产生。
术后新妈咪应多翻身。药物可能会抑制肠道蠕动,导致不同程度的肠胀气,不利于伤口愈合。新妈咪应在床上多做翻身动作,以促进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恢复,帮助肠道内的气体尽出。
在卧床时,新妈咪宜取半卧位。这样有助于恶露排出,避免淤积在子宫腔内造成感染而影响子宫复位,也有利于子宫切口的愈合。
保持腹部切口清洁也是至关重要的。新妈咪在手术后2周内要避免伤口沾水,不应全身淋浴,而是采用擦浴。两周后可以淋浴,但恶露排干净之前绝对不能坐浴。在伤口未愈合前,不要弄湿或弄脏切口。万一弄湿,必须立即擦干,并涂上优碘消毒。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不要随意挤压或敷贴,应该及时就医,以免伤口感染延误治疗。
新妈咪在产后恢复期间要特别注意伤口的护理。通过合理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伤口更快地愈合,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