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热了医院的“三伏贴”
南京迎来了炎炎夏日,正值三伏天的第三天,各大医院中的“三伏贴”治疗受到了市民们的热烈欢迎。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的针灸科,仅一个上午便迎来了超过百名市民冒着酷暑前来体验这一传统疗法。
“三伏贴”,又称为“天灸”,其独特的疗法方式在中医学领域备受推崇。专家们解释,它借助特定的药物对穴位进行刺激,引发皮肤局部充血甚至起泡,借此激发经络、调整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这一方法基于中医理论中夏季汗孔开放、药物易于渗透的理念,是敷贴药物产生疗效的最佳时机。
每年三伏季节,正值阳气旺盛之时,天气酷热无比。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头伏、中伏和末伏是中药贴敷的黄金时间。这期间,人体经络气血流通,腠理疏松,药物更易被吸收。通过特定穴位的中药贴敷,药物能够刺激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直达病所,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从而极大地提高人体免疫力。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三伏贴”的有效性。在穴位受到药物刺激后,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周围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对于那些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以及易感冒的小儿,“三伏贴”尤为适宜。
尽管“三伏贴”具有诸多好处,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贴敷后,部分人可能会有刺痒感,这是正常现象。贴药的当天应避免洗澡,贴敷期间也不宜游泳,同时忌食生冷和发物。
今年的“三伏贴”时间表已经出炉:初伏为7月14日至7月23日,中伏为7月24日至8月12日,末伏为8月13日至8月24日。专家建议,每十天贴一次,每次持续5小时左右,小儿可缩短至12小时,共贴四次,连续坚持三年效果更佳。
让我们在这个炎炎夏日,借助“三伏贴”的力量,调养身体,迎接每一个充满活力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