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不渴也得喝水 怎么喝水才健康?
如何正确喝水:早晚不渴也要饮水
你是否常常因为早晨忙碌或晚上怕起夜而忽略饮水?这样的做法其实大错特错。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需要水分来维护健康,正确的饮水方式对我们的身体至关重要。
在熟睡过程中,人们会微微出汗,导致水分逐渐流失,血液黏稠度上升。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这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险。睡前饮水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帮助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心肌梗死、心绞痛和脑血栓等突发情况的发生几率。建议心血管病患者睡前在床头放一杯水,半夜醒来时小饮一口。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一些人可能会担心,睡前喝水会不会对肾脏造成负担,导致第二天脸部水肿?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睡前适量饮水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饮用的量,通常建议睡前半小时喝一小杯水即可。对于患有严重肾衰竭以及正在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大量饮水可能会造成身体负荷增加,引发浮肿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心脏功能不佳的人在睡前大量饮水也可能面临心脏病的风险。睡前大量饮水还可能增加夜尿次数,影响睡眠质量。
早晨起床后,即使不感到口渴,也应该先喝一杯温开水。这不仅可以清洁肠胃,还能将唾液中的消化酶带入肠胃,更充分地分解食物。值得注意的是,早晨不宜饮用冷水。因为温开水在肠胃中的通透性最好,不容易刺激肠胃,有助于肠胃的良性蠕动,而冷水则可能引发肠胃不适。
在饮水前,我们应该先刷牙。经过一夜的累积,口腔中的细菌会大量滋生,直接饮水可能会将这些细菌和污物带入体内。我们在享受水分带来的健康益处时,也要注重饮水的时机和方式,做到科学、健康地饮水。
由糖尿病网小编从人民网整理而来,如您需要引用此文,请注明真实来源。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注重饮水的细节,守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