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饮食最缺的四类食物
现代饮食趋势:从精细到全面,我们缺失的四种食物
随着现代饮食的日益精细化,我们逐渐远离了粗粮的原始香味。在当下的饮食习惯中,我们发现以下四种食物尤其缺失于我们的餐桌:粗粮、奶类、水产品以及豆制品。
关于粗粮,近几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日趋精细,粗粮明显摄入不足。粗粮富含维生素B、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研究显示其与慢性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每天适量摄入粗粮,不仅可以预防便秘,还有助于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建议每天摄入50至100克粗粮,学会粗粮细做和粗细搭配,如熬粥或制作杂面食品,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粗粮的口感。
奶类制品的摄入量也远远低于推荐量。奶类是营养全面的食品,其中钙含量丰富且易吸收。摄入足够的钙,是保障骨骼健康的关键。对于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来说,奶类的摄入尤为重要。建议每天摄入约200毫升的牛奶,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酸奶。
水产品也是我们日常餐桌上的稀缺食材。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水产品消费量远低于推荐量。水产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大脑发育和心脑血管健康。建议每周至少吃一次水产品,如三文鱼、黄花鱼等,以清蒸或炖煮为佳。
豆制品的摄入量同样不足。大豆类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豆制品的摄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动物性食物消费过多带来的肥胖风险。建议多吃容易消化的豆制品,同时也呼吁企业推出更多口味多样化的豆制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膳食搭配的原则在于食物的多样化与营养互补。在追求美味的我们也要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实现营养全面性的目标。将现代营养学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相结合,指导食物的合理搭配和完成搭配的技巧。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餐桌上的食物更加丰富多彩,满足身体的需要,拥抱健康的生活。
(责任编辑林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