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洪涝灾害这些胃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要掌握
近期,南方多地遭遇罕见的洪水灾害,连续的强降雨导致多个地区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在这样严峻的自然灾害过后,人们不仅要面对家园的重建,更要警惕随之而来的传染病威胁,特别是胃肠道传染病。面对这样的挑战,健康防控工作显得尤为关键。
应急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刘晓川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详细阐述了防控要点。洪水中充斥着泥土、腐败动植物的碎屑、细菌甚至寄生虫。即使那些看似清澈的河水、湖水、山涧水、井水、泉水等,也有可能已被各种污染源侵袭,直接饮用存在极大的风险。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选择饮用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经过妥善处理的水也是安全的选择。重要的是,装水的器具必须保持干净,并经常清洗。绝对不能忽视的是食品安全的保障。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处理,餐具在清洁后还需消毒才能使用。在进食前,务必洗手。任何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都不应摄入。对于淹死的或病死的禽畜、水产品,更是要坚决避免食用。剩饭剩菜、生冷食物、发霉的米面和发芽的花生、土豆等也要避免摄入。对于自采的野生蘑菇等食品更要特别警惕。
除了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同样重要。在灾后的清理工作中,要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的原则。排除积水,清除污泥和垃圾杂物是首要任务。随后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清洗家具和室内物品。必要时对房间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整修厕所和清刷卫生间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按规定排放在指定区域。
刘晓川医生还特别提醒,灾后不要参加聚餐活动以降低感染风险。一旦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每日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保证食物多样化,优先选择营养强化食品或复合营养素补充剂来确保身体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这不仅是对身体的保护,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视频制作实习生唐妍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