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职生高考时间,2017年最美中职生
去年因疫情防控需求,全国高考被迫推迟一个月举行。但今年,高考将重回“常规操作”,定于6月7日和8日进行。教育部最近发布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简称“规定”)明确了这一消息。北京青年报记者观察到,此次规定在高考内容、防疫措施、命题方向、强基计划、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以及考试招生监督管理等方面均有新的要求和调整。
在防疫方面,各地各校需提前研究和安排特殊类型招生的考试时间,以应对可能的疫情变化。每个考点都要配备防疫副主考,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和设施,并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对所有考生和考务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状况监测,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高考内容上,今年的命题方向强调开放性和灵活性,旨在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现象。强基计划则着重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加强对中学的联系沟通,引导学生了解强基计划的优势。
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方面,各地各校将其作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重点向急需、紧缺领域倾斜。针对不同群体,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为各类学生提供接受高职教育的多种途径。
在考试招生监督管理方面,规定要求各地各校加强信息公开,严防志愿被篡改或信息泄露。要严格遵守招生纪律,不得随意将普通批次招生专业安排至本科提前批次招生。对于违规宣传、违规争抢生源等行为,将严肃查处。
规定还要求各地各校转变简单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和以录取分数线评价高校的做法。除教育部规定的特定事项外,考生高考成绩只能提供给考生本人和投档高校,不得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并严禁各地、学校、培训机构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
今年的高考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灵活性、开放性和公正性,旨在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加强防疫措施和监督管理,确保高考的顺利进行。坚守公平,助力梦想起航
在高考的征途上,公平始终是一把坚实的保护伞。今年,我们依然致力于将招生计划增量向中西部和考生大省倾斜,推动区域间的和谐共进。中央高校也在严格控制属地招生计划比例的合理地为各个省份分配了招生名额。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脱贫后的贫困县,依然被纳入重点高校专项计划的覆盖范围,这不仅是政策的延续,更是对公平精神的坚守。
关于报名,我们要求各地加强中高考报名政策的统筹,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都能在当地顺利参加高考。对于因特殊原因无法在当地报考的考生,我们强调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每位考生都能有一个明确的归属。我们严格审核考生的户籍、学籍及实际就读情况,坚决打击“高考移民”,维护招生秩序。
在加分政策上,我们始终对烈士子女、退役军人及少数民族考生等给予额外的关照。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省级招委会可以在其文化统考成绩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加分投档。对于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我们也设置了相应的加分政策。这些加分项目旨在对那些在特殊情况下付出更多努力的考生给予应有的认可与鼓励。
除了普通的加分项目,还有一系列特殊情况的考生,如军人的子女、在特定地区工作或服役的军人子女等,他们将会得到优先录取的机会。公安烈士、英模和因公伤残的公安民警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等也享有相应的优待政策。这些政策是对他们无私奉献的最好的回馈。
关于高考的具体科目时间安排,我们深知每一分钟都关乎考生的未来。6月7日与8日,考生将分别进行语文、数学、综合及外语的考试。特别提醒,外语科目的听力测试都在笔试开始前进行。无论考生选择的是英语、俄语、日语等哪个语种,我们都希望他们能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
对于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我们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详细的外语考试安排。无论是1月8日的第一场考试还是6月8日的第二场考试,我们都希望每位考生能够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为所有即将步入考场的考生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愿你们用汗水和努力书写青春的华章,愿公平为你们的梦想护航!流产网祝愿每位考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