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地址,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

生活常识 2025-04-10 18:19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创新发展大会中,我们看到了园区在新时代的崭新面貌和雄心壮志。新的一年,西太湖将高质量推进“六大工程”,聚焦“一高三新”产业,持续推动创新发展,展现出园区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决心和信念。

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戴志华表示,园区将围绕市、区相关战略部署,实现科技、产业、城市驱动发展。通过创造更多的“第一”“唯一”,展现“西太湖速度”,体现“西太湖担当”。近年来,园区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品牌特色,推进产业升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期间,园区经济发展实现了飞跃。GDP增长了1.8倍,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利用外资额稳步上升,省级经开区排名也显著上升。园区创新成果丰硕,特色产业质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显著,发明专利拥有量成倍增长,人才引育成果显著。石墨烯产业、医疗健康产业和数字经济成为园区发展的三大亮点。

进入“十四五”时期,西太湖园区迎来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戴志华指出,园区将把握重大交通建设、功能配套加速提升的机会,围绕“长三角中庭、新城市中心”的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下一步,园区将加快实施各项战略规划,推动国际合作,努力将西太湖地区打造成环境最好、业态最优、活力最强的“美丽核心”。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园区致力于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育力度,打造西太湖科技创新的“人才生态圈”。结合“常商服务龙城英才卡”等项目,设立“西太湖创新创业服务蓝卡”,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优化投资环境,鼓励企业投资科技型项目,助力科技型企业股改上市。

园区还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设立总规模1.5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优化“金融超市”功能,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积极推动银企融资对接。园区的目标是到“十四五”末,GDP力争实现3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0亿元,并在各类排名中取得显著进步。

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正以崭新的姿态和昂扬的斗志迈向新的发展阶段。通过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措施,努力将自身打造成环境最好、业态最优、活力最强的“美丽核心”,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构建金融超市与创投基金联盟,推动普惠金融服务落地生根

随着金融服务的日益普及和创新,我们正在打造一个全新的服务模式“金融超市+创投基金+金融服务联盟”。这一模式的推广,旨在推动诸如“苏微贷”“苏科贷”“人才贷”“创新贷”“担保转贷”等普惠性政策落地,每年帮助超过30家科技型企业完成至少1.5亿元的创新创业贷款。

我们加快龙城金谷的建设步伐,积极吸引各类投资基金落户,希望通过投资基金的力量带动创新,引进优质项目。借助“龙城星火”创新项目路演平台,我们每年组织至少20场项目对接路演,以此帮助科技型企业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我们充分利用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直接的资本市场对接机会。

为了培育更多的创新主体,我们聚焦“一高三新”产业,打造产业集群。特别是在高端医疗健康、新材料、新智造和新经济领域,我们致力于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到2025年,我们预期先进碳材料产业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医疗健康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新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将突破300亿元。

在科技招商方面,我们致力于引进对“一高三新”产业有补链强链功能的科技型项目。我们也注重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我们还致力于支持前沿项目创新建设,如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和石墨烯研究院等。对于具有颠覆性、引领产业发展的前沿项目,我们将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在推动创新的我们也注重产教融合发展。我们对接城市总体规划,推动高校与城市的共生共荣。我们全力支持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建设,打造一流的大学科创走廊。

为了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我们全面梳理产业和创新载体资源,加强空间载体规划布局。我们积极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研发飞地,支持企业开展离岸创新。我们还致力于打造一个以创新创业者为中心的营商环境,提供全流程服务、全周期企业培育、全要素发展保障的“三全专业赋能服务体系”。

本篇文章由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提供,希望通过以上措施,为广大的创新创业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我们期待与大家共同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