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装电梯要多少钱(老小区加装电梯要多少钱)

生活常识 2025-04-08 14:35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报道,实习生 贾仕珊、陈果协助采访。

“电梯真是方便极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上下楼的困扰了……”在炎炎夏日,7月26日,73岁的孙婆婆乘坐电梯从六楼的家中轻松下楼。踏出电梯,她步履稳健,在小区楼下悠然散心,“只要天气好,我每天都下楼走走。”

对于孙婆婆而言,这样的生活一年前还是奢望。那时,因为腿脚不便,每次从一楼走到六楼都是一场挑战。楼道的扶手成了她唯一的依靠,需要休息三次才能艰难爬完楼梯。但现在,这一切已经成为了过去的故事。

站在楼底,望着那近20米高的电梯“烟囱”矗立在小区单元楼前,孙婆婆的心中满是感慨:有电梯,生活真美好!

在武汉市武昌区杨园街道理工大水运社区,和孙婆婆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24个单元的数百户居民。自从武昌区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以来,社区带领着一群热心的居民共同克服困难,目前已经完成了18部电梯的安装,其余6部也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今年年底可全部投入使用。

这个老旧社区,多为武汉理工大学的退休教职工居住,楼房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区书记陈勇透露,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约有人。近年来,加装电梯的呼声日益高涨。

一位住在五楼的退休老师向极目新闻吐露心声,自己的关节不好,提着东西上楼总是很吃力,她无比羡慕那些装有电梯的楼房。同样诉求的七旬老人文爹爹也曾考虑搬走,每次上六楼都要中途休息,他坦言,“一上楼就腿脚发软,站不稳,几次险些摔倒。”

尽管众多老人渴望加装电梯,但之前一直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社区书记陈勇表示,公共区域的加装电梯需要全体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有人反对,那么这个好事就很难办成。”早在2018年就有居民提出加装电梯的建议,但摸底过程中发现仍有不少居民表示反对,其中多为低楼层的住户。他们认为安装电梯可能给低楼层带来采光和通风的问题。

为了将好事办好,社区决定充分调动“智库”资源。德高望重的退休教职工、热心公益的居民纷纷参与其中。理工大退休教师陈定方是最早提出加装电梯的居民之一。他被居民们视为“意见领袖”,很多居民都希望他能牵头推动这件事。陈定方笑着说:“我身体还可以,家人也支持。”他从事的领域是机械工程与计算机应用,居民们希望他能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于是,在社区引导下,部分意愿强烈的居民主动站出来组织先锋队。他们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解释得到了居民的同意和支持。但在规划设计电梯的过程中又遭遇新问题:老楼结构限制导致无法直接入户。一些依赖轮椅出行的居民坚决反对这个方案。陈定方带领大家仔细研究后提出了平层设计的新方案即电梯候机平台与房屋的地面保持一致并增加一条通道至阳台从而解决了一梯到家的问题得到了居民的广泛支持。接下来技术问题解决了费用分摊问题又摆在面前亟待解决。陈定方四处走访,费用分摊方案。他发现小区中,每一层楼的费用分摊方式不尽相同,有时会导致居民间的矛盾。他深知,唯有合理收费,才能减少邻里纠纷。他深知电梯运行费用包含空置费和使用费两部分,为了公平透明,他决定以楼层台阶数作为费用分摊的依据。

“台阶摊费”方案获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在陈定方所在的楼栋,他详细计算了每台电梯的费用,并根据每层需要攀登的台阶数按比例分摊。例如,住在五楼的居民需要走85级台阶,按照比例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他还考虑了使用费的收取,根据每户实住人数进行核定和调整。这种方案既考虑了楼层高度,又兼顾了实际使用人数,体现了公平与合理。

在杨园街道,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并参与了电梯加装工作。自2020年4月起,陈定方与热心居民共同推动,当年11月底便有5部电梯投入使用。这一方案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的支持和认可,目前社区已有13个单元成功加装了电梯。居民们的热情高涨,加装电梯的阻力也逐渐减小。

更令人欣喜的是,武汉市已出台政策,对成功加装并投入使用的电梯给予补贴。这不仅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也进一步激发了居民参与电梯加装的积极性。杨园街负责人表示,这一过程中居民自发参与,以主人翁意识推动电梯加装,定期通报进展和费用情况,加快了工作进度。专家认为,这是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典型案例,值得推广。

这一方案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邻里间的和谐关系。陈定方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的故事激励了更多人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我们也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为027-8 677 7777。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请注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内容。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