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所是哪四个「中国科学院四大所是哪四个」
澎湃新闻独家电,中国美术学院与杭州市萧山区在10月14日签署合作协议,携手共建“中国美术学院国学院(湘湖校区)”。该学院将以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为核心,秉承开放的教学理念,依托中国画、书法等核心专业,致力于重建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展现中国高等教育的独特魅力。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学科最齐整的美术学院之一,中国美术学院一直致力于打造展示中国高等教育特色的窗口。而萧山区,作为八千年跨湖桥文明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大力推进“产城人文”的融合,致力于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
此次合作是萧山区与中国美术学院在学科专业发展、社会担当使命上的高度契合。共建“中国美术学院国学院(湘湖校区)”不仅是对文化强国和数智创造的共同使命的践行,更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中国艺术古典脉络的现实需要的回应。
国学院的建设将以“诗、书、画、印”四大传习所为核心,创设中国书画“长时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重建博通经史、“诗书画印”兼备的“通人”之学。全面展开“中华文明基因工程”,创设汉字、山水、器道、造园四大研究中心,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彰显中国艺术的独特意蕴。以湘湖优美的自然景观为基底,中国美院与萧山区将共同建造面向全社会开放的湘湖博物苑,营造诗性的林泉,让画家在其中格物致知,公众和游客在其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表示,学院将充分发挥在攀登文艺高峰、重大文化坐标辐射、中国艺术国美之路引领等方面的作用,开展一系列艺术创作和教学,实施中国书画传承与传播计划、中国文化视觉传播计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国学院院长高世名展望中国艺术“国学门”的未来发展,认为他们要在湘湖做什么不只是美术学院的万余师生以及更多的校友,还包括所有矢志投身民族文化复兴事业的艺术界、学术界的同道以及萧山区的各界同仁。他们共同建设国学院,打造中国艺术“国学门”,以理念塑造“中国形象”,以艺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
古人有感于物,能触景生情,穷情写物,将自然之美融入笔墨之中。春风拂面、夏云蒸腾、秋月皎洁、冬雪皑皑,每一季节的变迁都能激发无尽的画意。我们今日所拥有的一切,已经超越了古人所能想象的境界。
新罗山人的作品展示了我们的独特优势。与古人相比,我们有着更为丰富的视觉资源,可以遍览世界艺术史,吸收不同文明的精髓。我们乘坐高铁、飞机,飞越星辰,认识到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伟大。时空观念的更新,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身心体验。
在湘湖,我们致力于发扬当代之所长,同时弥补不足。八大山人的作品启示我们,要打造卓越人才培养机制,从附中到博士,形成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吸收古代书院精华,整合中国书画与古典学术知识,重建通才之学。在湘湖,我们将全面启动“中华文明基因工程”,创设研究中心,以汉字、器道、山水、造园等为核心命题,贯通所有学科。我们将设立世界艺术史研究中心,彰显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
黄宾虹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灵感。在湘湖,我们将与萧山区共同建设开放的湘湖博物苑。结合宋代皇家苑囿的法式和湘湖的自然美景,营造富有宋画情韵和古风意境的空间。让画家在其中汲取灵感,公众和游客在其中感受自然之美和艺术之韵。
此刻,我们纪念文艺座谈会的八周年,响应党的号召,共同打造中国艺术的“国学门”。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更要开拓创新,构建中国古典艺术体系,激发古典学术的真实意义,创造新的文艺格局。我们将结合宋代皇家画院、传统书院和现代美术学院的优势,打造全国瞩目的文化高地。
朋友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中国文化艺术创新发展的道路已经铺展开来。我相信,湘湖将成为孕育艺术大师的沃土,成为民族艺术创新发展的学术中心。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构建中国文艺复兴的大格局,让中国艺术的伟大精神历久弥新!
在中国美院高世名的领导下,壬寅金秋的湘湖之畔,我们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流产网在此祝愿大家艺术之路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