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起源于,乒乓球起源于哪里
中新社记者贺劭清报道,举世瞩目的2022年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即将在成都盛大开幕。作为北京冬奥会之后再度在中国举办的全球顶尖赛事,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无疑将吸引全球的目光。
乒乓球,这项起源于英伦的运动,为何能在中国成为“国球”,并历经百年发展,让小小的银球转动起东西方沟通的桥梁?让我们跟随岳海鹏教授,一竟。
岳海鹏教授,作为成都世乒赛团体赛的国际裁判、四川省乒协裁委会副主任以及成都体育学院乒羽教研室主任,近日接受了中新社的独家专访,为我们解读了乒乓球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谈及乒乓球的起源,岳教授表示,我们可以从乒乓球的英文名“Table tennis”窥探其起源。这项运动最初是由英国大学生因受场地和天气限制,将网球移至室内,进而演化而来的。1890年,几位印度英国海军军官改良了玩法和器材,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乒乓球。关于乒乓球传入中国的时间,国际乒联官方记载的证据显示,至少在1901年乒乓球已经出现在天津。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是中美“乒乓外交”的50周年。半个世纪前,美国运动员偶然搭乘中国队大巴车,这一偶然的相遇竟然拉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也成就了世界乒坛的一段佳话。在此过程中,乒乓球起到了重要的润滑和交流作用,增进了西方对中国的了解。随后的岁月里,中国乒协多次促成跨国组合参赛,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跨越语言和地区界限的交流平台。
世乒赛在中国已经举办了数次,从1961年的北京到即将开幕的成都,每一次举办都留下了难忘的瞬间。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更是备受期待,国乒派出了最强阵容参赛,老将与新秀的碰撞将尤为引人注目。
那么,为什么起源于英国的乒乓球会成为中国“国球”呢?岳海鹏教授解释道,自1959年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获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以来,乒乓球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队伍的不断壮大,中国乒乓球队逐渐崛起为世界强国。加之中国领导人的重视和国内品牌“红双喜”的助力,乒乓球最终成为中国“国球”。
世界乒坛的争锋也在不断演进。从欧洲的削球为主,到中日结合的海绵质胶皮技术革新,再到如今的弧圈球结合快攻成为主流,中国队的日渐强盛使得其在世界乒坛上成为最强的竞争对手。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无疑将展现各国运动员的精彩对决和技艺比拼,为球迷们带来惊喜和激情。这场全球瞩目的盛事,必将再次印证小球如何转动大球,搭建起东西方沟通的桥梁。岳教授表示相信本届赛事将十分精彩激烈且充满惊喜。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体育盛宴的开幕!中新社记者探访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发现国乒时隔69年后全“横拍”出战,这是否意味着乒乓球的“直拍”时代已经落幕?
岳海鹏教授了乒乓球的握拍方式,将其分为横拍和直拍。他提到,横拍具有中远台能力强、技术全面的优点,而直拍则擅长近台快攻,正反手转换迅速,对台内球和接发球有着出色的处理能力。
乒乓球的起源与网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初的握拍方式便是横拍。但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直拍握法在中国得到了独特的发扬光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直拍快攻打法横扫乒坛,那时的乒坛,绝大部分中国运动员都是使用直拍。
随着乒乓球比赛规则的调整,球体的增大使得球速降低,横拍的力量优势得以显现,传统的直拍近台打法逐渐处于劣势。尽管国乒不断尝试革新直拍打法,但仍难以克服横拍在力量和旋转上的优势。岳海鹏教授认为,若直拍想要重焕光彩,必须发掘新的技术或打法,以应对横拍的旋转和力量。
尽管直拍面临挑战,但并不代表这种打法将在中国消失。在中国的乒校和俱乐部,直拍打法依旧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国内各大赛事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直拍选手的身影。中国并没有放弃对直拍选手的培养,未来仍有希望重新迎来属于直板的辉煌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出现了两位天赋异禀的直拍选手,他们分别是华裔选手邱党和法国本土选手费利克斯。他们的出色表现为直拍打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许多乒乓球强队,如德国、韩国等,他们一直是国乒在国际赛场上的强劲对手,也是激励国乒不断进步创新的动力。
岳海鹏教授不仅是成都体育学院乒羽教研室主任、乒乓球国际级裁判、四川省乒协裁委会副主任,还曾在多个国际赛事中担任裁判,为本届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提供裁判服务。他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上乒乓球的浪潮不断翻涌,小球如何转动大球?让我们期待国乒在未来的比赛中再创辉煌,也期待直拍与横拍的精彩对决,共同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本文作者:XXX)
本文结束,希望本文能为大家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帮助。